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航空   16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测定钡含量的快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测定钡盐中钡含量的快速方法。该法是基于被测的钡离子与过量的铬酸钠标准溶液反应形成铬酸钡沉淀,剩余的铬酸根离子以溴甲酚绿-甲基红为混合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而间接测定钡的量。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可应用于多种钡盐中钡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航空港》2011,(11):36
如果说600年来中国红木(China Hongmu)之"王"印度小叶紫檀和红木之"后"海南黄花梨是明清皇上享用时钦点的,那么当代和未来的中国红木(China Hongmu)"王"和"后"将是东南亚大红酸枝(交趾黄檀)和非洲黄花梨(刺猬紫檀),它们是中国人民选定的。  相似文献   
3.
陈波 《西南航空》2012,(8):116-119
由泸州老窖集团主办的第二届"泸州高粱节"文化采风活动于7月19日至21日在泸州隆重举行。参加采风活动的文化艺术名家莅临酒城,共同感受20万亩有机糯红高粱流霞似火的神奇魅力,见证了泸州老窖产品质量从源头抓起的决心和坚持。本次活动邀请了阿来、刘醒龙、柳建伟、刘玉民、熊召政五位曾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知名作家为泸州老窖的有机酿造出谋划策,舞蹈家黄豆豆、音乐家哈辉也分别携其为泸州老窖创作的艺术作品鼎立助阵。嘉宾们不仅走访了以1573国宝窖池群为代表的酒城名胜,了解酒城独有的人文民俗,还参观了有机高粱基地的壮观景象,通过实地采风、文化座谈等形式,切身体验泸州老窖有机白酒的酿造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证明爱因斯坦立足于光速不变假设和长度收缩假设的洛伦茨变换未能正确地解释多普勒效应、红移和光行差现象;他也未能给出正确的动体的质能当量关系.作者立足于完全符合相对性原理的伽利略变换,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5.
红粘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塑性的特征,极易收缩而产生裂隙。红粘土原状土样难以进行长期有效的保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研究表明,红粘土原状土样埋藏、裹浆是其有效、方便、经济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西南航空》2009,(3):18-18
每一枚钻戒部是一则动人的爱情故事。钻戒和爱情如同一见钟情的浪漫不知究竟是谁先选择谁了,红色,吉祥幸福的象征,卡地亚的红盒亦成为越来越多天赐良缘的美好见证,卡地亚用“红盒子”最炽热浪漫的色彩包裹着美仑美奂的钻石,更深藏着那份对爱情矢志不渝的承诺。  相似文献   
7.
李春福 《上海航天》1997,14(3):17-22
从满足使用要求出发论述了红外导引头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验收原理、性能参数和方法。指出了性能验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G(d)和6-31++G(d)基组水平上对HMX炸药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了中性分子和离子的稳定构型,并确定了分子的电离能。通过对HMX红外振动光谱的理论计算和研究,发现振动光谱主要分布在I(0~1 750 cm-1)和II(3 000~3 250 cm-1)两个区域,且整个红外光谱中振动峰的实际数目远小于简正振动的数目。此外,与中性分子的红外光谱相比,HMX+的谱线强度整体要大于HMX分子的谱线强度,且最强峰和次强峰与中性分子相比出现了明显的红移。  相似文献   
9.
遗鸥,是迄今为止被科学界认知时间最晚的鸥类。动物学家对"遗鸥"命名充满了诗意,意为"遗漏之鸥"、"失落之鸟",似乎流露出人们与它的相见恨晚。1987年科学家张荫孙在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采集到腹中带有成熟卵泡的遗鸥标本;1990年张荫孙在桃—阿海子发现了一个较大的遗鸥繁殖群体,并在湖心岛上发现了581个遗鸥窝巢,按照一个窝巢有两只繁殖成鸟计算,桃―阿  相似文献   
10.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而且不断蓬勃发展。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支持发展航天事业,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