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572篇
航天技术   32篇
综合类   69篇
航天   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采用辐射型CT算法的燃烧火焰温度发布重建结果误差产生的原因,给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航天电子托举神箭神舟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亿万中国人屏息凝神,观看中央电视台转播神舟六号发射实况。"点火",酒泉发射控制大厅中,随着指挥员一声起飞指令,发射操作员迅速按下一个醒目的红色按钮,神箭腾飞而起,喷射出耀眼的火焰。  相似文献   
3.
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简要说明固体火箭喷焰附加相位噪声对半主动寻的制导系统的重要性.介绍一种可对喷焰相位噪声进行实时测量的试验方案,并给出几种不同推进剂配方的喷焰相位噪声测试数据及分析.  相似文献   
4.
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纯镍中硅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光荣 《上海航天》2006,23(3):61-64
为简化纯镍中硅含量的测定过程,提高测量精度,研究了一种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检测。介绍了方法的原理、工作参数和测定条件,并确定最佳工作条件,讨论了燃烧温度、共存离子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的灵敏度高、干扰小、选择性和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分析周期短。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标准加入回收率大于97.0%(样本数n=6),可满足实验室仪器分析质量与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火焰稳定器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金莉  谭永华 《火箭推进》2006,32(1):30-34
火焰稳定器是冲压发动机的一个重要部件。简要介绍了火焰稳定器的工作原理和国外的应用概况;重点论述了已经在冲压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上应用的几种火焰稳定器的结构特点、流场特征和应用情况,还对另外几种未能实际应用的火焰稳定器进行了一般评论;最后简要总结了各种火焰稳定器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用迎风TVD格式求解三维多组分体系的全N-S方程,化学反应源项采用点隐处理,H2和空气的超燃模型用11组分、23步基地反应模型描述,得到了凹槽燃烧室不同截面组元、当量比、压力、温度等值线和速度场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凹槽稳焰器的回流区可提供高温自由基,有助于超燃点火;火焰在凹槽内和凹槽后斜坡的尾迹中驻定。结果对定量认识凹槽H2超燃流场、设计高效率和优化结构的一体化凹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激光束通过火焰后的偏转角与折射率的关系,并给出了透镜后非像面散斑与火焰周围介质折射率场的关系表达式。用双曝光散斑法层析了火焰上不同截面的折射率分布。给出实验结果,并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合分数平衡化学反应模型和离散液滴模型,研究了不同长深比和后缘倾角的凹槽在液体煤油双模态燃烧中的火焰稳定特性。结果表明,集燃料喷射、混合及火焰稳定为一体的凹槽,在所模拟的工作过程中增强了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和燃烧;并得到最优的凹槽结构;混合分数平衡化学反应模型和离散液滴模型能准确地预测煤油在双模态燃烧室内的喷雾燃烧。  相似文献   
9.
设计先进的涡轮发动机时,燃烧室的贫油点火和火焰稳定边界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点火和火焰吹熄的机理易于定性分析,但却不易模型人或预测。本文介绍了对7种燃烧室建立和点火和熄火关系式,各种燃烧室的设计没有一致的规律,应用目前的资料还不能概括出工作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种亚网格湍流燃烧模型,即化学建表方法结合假定概率密度模型和稀疏拉格朗日过滤密度函数方法,对高雷诺数湍流非预混火焰Flame D进行数值研究,定量比较不同亚网格模型的差异,并对火焰特征、污染生物生成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类亚网格燃烧模型预测的温度及大组分分布相近,稀疏拉格朗日过滤密度函数方法可以更好地模拟CO质量分数分布。不同的假定概率分布均可合理描述湍流与火焰的相互作用,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NO分布,Dirac函数远高估了NO生成,而Top-hat函数则略低估了NO生成,Beta函数表现最优。Flame D的高温区及NO质量分数均主要分布在当量混合线及富燃侧附近。受高温伴流的影响,NO质量分数与温度一直保持高度正相关,峰值主要集中在标量耗散率很小的区域。不同截面上,反应物中的O_2和生成物中的H_2O均与NO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