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9篇
航空   28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3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要介绍了SQC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涡轮叶片质量改进全过程中的应用实例。以事实说明了SQC统计质量控制技术在质量改进中 ,可以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 ,大大提高产品质量 ,它是质量改进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系统介绍了石膏型熔模铸造主要设备的技术规格、设备示意图、结构特点和各项设备在石膏型熔模铸造中的作用等内容。设备先进、实用、方便。解决了微波器件和结构件的铸造。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扩大了石膏型熔模铸造生产能力、满足了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优质铝合金壳体低压铸造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低压铸造的概念,低压铸造与重力铸造相比其优越性及其在航天型号上大量应用的ZL114A、ZL205A合金壳体铸件低压铸造工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方舱大板成型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方舱大板成型的工艺,对浇注成型和粘接成型工艺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指出粘接成型是大板成型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大尺寸复杂筒状铝合金精铸件浇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大尺寸复杂筒状铝合金精铸件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三种具有筒状结构的大尺寸复杂铝合金精密铸件的浇铸系统设计和浇注试验,研制出冶金质量和力学性能合格的铸件.结果表明,缝隙式浇注系统或缝隙式与底注式相结合的浇注系统是该类铸件比较理想的浇铸系统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悬浮浇注法研究了ZL201合金的遗传现象及其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试件的凝固特性,对合金的组织遗传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悬浮剂的中入使合金的凝固时间缩短,凝固速度增加,促进了合金结晶组织的细化,当加入3%wt悬浮剂合金组织的有明显改善且力学性能σb和δ分别提高了8.8%和23.1%,证明熔体中的弥散质点是组织遗传“基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浇注温度与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改变浇注温度获得不同枝晶组织试样,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来观察和分析合金的组织结构,结合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合金的组织结构对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浇注温度使γ'相和碳化物得到细化;降低浇注温度提高了合金的拉伸强度,并改善了塑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改性双马来酰亚胺(BMI)型基体树脂。该树脂由MI与0,0'-二烯丙基双酚A等共聚而成,具有良好的工艺性,未固化树脂可溶于丙酮。固化物具有突出的韧性(G1c=203J/m^2)、较高的耐热性(HDT=255℃)及良好的湿/热稳定性(平衡吸水率为3.6%)。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ZL205A合金舱体铸件壁薄难充型、壁厚差异大、易产生裂纹等特点,设计了低压底注式浇注工艺。采用立筒缝隙式浇注系统分配充型过程中合金的流量,局部厚大部位放置成形冷铁加快该部位的冷却速度,以控制铸造缺陷的产生。利用ProCast数值仿真软件对工艺进行仿真计算,成功预测了缺陷的产生位置,对工艺方案进行优化,包括倒角过渡、改变型砂使用等,并在优化方案的基础上浇注了舱体铸件,铸件质量良好,没有缩松、缩孔、裂纹等缺陷,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湿法缠绕基体配方及成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湿法成型工艺、基体配方的性能和使用期。研究的HTllA、HTllB两种配方浇注体拉伸强度达到100MPa以上。模量为3.9GPa.力学性能优良。配方具有较高的耐热性。使用期大于9h,完全适用于湿法缠绕成型。缠绕的~H50mm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容器特性系数(Py/Ⅳ)均大于34km.纤维强度转化率(K)达到8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