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航空   1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杜甫来到蜀地时,正是肃宗上元元年一个白雪皑皑的黄昏。 唐时代的安史之乱,使繁华的长安,呈现出一片死寂的凄凉。在长安生活了十年的杜甫,四处碰壁的清贫生活,早也减少了他年少时的踌躇满志。长安被陷后,他带着家人,颠沛流离、餐风露宿,终于进入蜀地。  相似文献   
2.
梁晓声 《今日民航》2012,(7):108-108
图书简介本书是梁晓声依据大量史料创作的历史小说。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用细腻、优美的文笔再现了闻一多的一生,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高贵气节,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下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证词。  相似文献   
3.
《西南航空》2006,103(8):78-82
青羊宫坐落在成都市区西南面.南面百花潭.西望杜甫草堂.东邻二仙庵.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据考证.三国时取名“青羊观”.至唐代更名“玄中观”.唐僖宗时又改“观”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关于青羊宫的由来.据《蜀王本记》载:老子为关令尹喜着《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尹喜如约前来.老君显现法相.尹喜敷演道法.自此以后.青羊宫观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圣地.到了唐代.青  相似文献   
4.
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今存一千四百余首。仅漂泊西南十一年间所创作的诗篇即占其作品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西南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所表现出的深邃思想内涵和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老而弥坚、不断追求的"诗圣"形象。在杜甫研究的领域内,本文第一次较为全面、深入地探讨了西南漂泊生涯与客寓意识对杜甫人生追求的影响,推动其后期乡国君民诗登上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进入唐代以后,佛教得到了很大的繁荣,天台、三论、华严、禅宗等教派,在佛教中国化方面,都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并深深地契入中国文化之中,对唐代文人及唐代文学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杜甫,虽历代皆标其为儒家理想人格和正统诗教的代表,但也难免受到影响。文章从杜甫的身事、作品中探讨了这一问题,对深入理解这位伟大诗人及其作品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龚静染 《西南航空》2013,179(1):54-58
柔软的人造时光 如果在九十年代以前,一个外地人到成都旅行,可能去的地方只有武侯祠、望江楼、百花潭、青羊宫、大慈寺、杜甫草堂之类的景点,这些老字号在五十年乃至百年内都没有大的改变,守住了宁静平和,是成都旅游文化的”经典剧目”,但如今,这一切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7.
《西南航空》2006,(3):22-22
千年历史的杜甫草堂、占地500多公顷的浣花公园、浣花溪水潺潺流过,豪宅林立、成都市顶级富人区……如果要将浣花片区的高雅和珍贵说清楚,可能需要三天三夜;但如果用最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几句话就已经能说明一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