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航空   950篇
航天技术   207篇
综合类   151篇
航天   3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流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反映了新型检测器件对微型化和集成化的要求,以及当前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逐步向多学科交叉领域过渡的趋势。其中,液滴和粒子是微流控技术中两种重要的操控对象。液滴和粒子的微尺度流动通常处于层流范围,然而尺度效应和界面效应将非线性因素引入流动,且受到通道结构、流动条件等多个控制参数的耦合影响,使得微尺度系统表现出多种复杂的流动现象。因此,从流体动力学的机理研究出发揭示微尺度流动的物理机制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课题组近年来关于微通道中液滴和粒子运动的研究,分析了液滴/粒子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界定了不同流动模式的分布状况及临界条件,明确了主导流动的关键参数并建立了相应的受力模型,以期探寻不同行为的操控方法。本文工作可为微尺度下复杂流动理论体系的完善及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晶体管h参数微变等效电路是电子技术中求解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常用的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将模拟放大电路进行了新的分类,并且明确而系统地给出运用微变等效电路求解各类模拟放大电路动态指标Av、ri和γ0公式、解题难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3.
4.
微放电建立时间是决定载波合成信号在何种电压或功率电平能够产生微放电现象的前提条件。文章以一阶微放电模式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对微放电建立时间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给出了计算微放电建立所需经历间隙渡越次数的计算公式,并对该公式进行了理论上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对微小空间的相变传热和流动的微尺度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固体表面上薄液膜厚度的微尺度效应;圆形截面毛细管管径的微尺度效应;毛细管的截面形状微尺度效应;壁面纳米级粗糙度的微尺度效应;微型热管(MHP)的微尺度效应和连续性极限、堵塞极限;平板热管(FMHP)的壁面粗糙度微尺度效应和沸腾极限;脉动热管(PHP)管径的微尺度效应;薄液膜的稳定性等。研究分析了上述各方面微尺度效应的机理,归纳推知增加每个薄液膜区域的面积和增加薄液膜区域的数量这两种方法均可提高蒸发器的性能,后一种方法可操作性强,为高效蒸发器性能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景涛 《卫星应用》2002,10(4):60-64
介绍了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各种晶体生长、金属与合金,复合材料等材料加工应用;探讨了燃烧与微重力,生命科学中微重力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金属布氏硬度试验原理和计算公式,应用光栅传感器(或差动变压器),高精度电子组成元件,对HB3000型硬度计(附加测深装置)进行技术改进,测量压痕的深度h的操作方法;通过技术软件,从而实现HBs(w)示值检测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同轴腔滤波器与微放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同轴腔滤波器及其环耦合同轴腔,对同轴腔内的微放电现象作了深入分析,并取得了分析结论,对设计及工艺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动压轴承用材料WC-Ni进行N~+、B~+、N~++B~+、N~++Cr~+、B~++Cr~+注入,在一定的注入剂量和注入能量条件下,注入后其表面显微硬度提高了30%左右。其中相同注入剂量的N~+比B~+注入硬化效果要好;多元素N~++B~+、N~++Cr~+、B~++Cr、比单元素N~+和B~+注入硬化效果要好;N~+的最佳(饱和)注入剂量为(2~3)×10~(17)Ion/cm~2。并且N~+、B~+、N~++B~+注入能改善WC-Ni材料与GCr15钢球摩擦副之间的摩擦,降低摩擦系数。特别是N~+注入使摩擦系数下降了大约1倍。分析认为:表面辐照损伤和固溶强化是注入硬化的主要机理。摩擦副之间的粘着性改善或恶化是离子注入降低或增加摩擦系数力主要机理。注入的N~+在WC-Ni材料表面呈近似高斯分布,N~+:2×10~(17)Ion/cm~2注入深度约为180nm。  相似文献   
10.
激光气体氮化参量对TA2钛合金表面形态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气体氮化TA2钛合金时,氮化区表面形态和硬度受激光加工参量影响很大。在不同的激光氮化参量作用下,氮化区内熔体的对流形式和程度不同,使TA2钛合金表面形态呈现不同的特征。激光氮化后,TA2钛合金表面硬度提高。氮化区域内生成硬质相TiN是TA2钛合金表面硬度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