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94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10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增压油箱和压力继电器是导弹上应用的两个重要液压元件。每个元件产品出厂前均要经过进一步的磨合调试,然后经过多项测试,合格后方可出厂。由于要求严格,测试项目又比较多,因此非常需要一个智能型的试验台,来测试液压元件,保证它们的质量。为此,我所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单位共同研制开发了一台智能型液压试验台,其内部结构采用计算机测控技术、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测试过程与生产工艺相结合,使用方便,提高了测试和调试效率,并且还提高了测试精度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一种级进模结构来实现接线座的冲压加工,对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接线座生产的自动化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脉冲测距引信的工作原理和DRFM的基本功能,设计了DRFM结构,DRFM通过对脉冲延时,达到对脉冲测距引信进行干扰使其早炸的目的,并提出了延时参数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5.
刘剑锋  庄志洪  陈潜 《宇航学报》2005,26(4):466-470
工程上实现最佳引战配合要求导弹战斗部最大破片密度方向瞄准目标要害部位。基于一维相控阵引信的波束控制技术,推导了最佳起爆角和起爆延时算法,并研究了一种改进卡尔曼滤波方法在此算法中的应用。该滤波算法将球坐标系中导弹导引头的测量信息转换到直角坐标系下进行滤波,同时消除了由于坐标转换而引起的偏差。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算法的应用能得到很高的最佳起爆角和起爆延时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6.
距离-速度同步拖引干扰是对抗PD雷达的有效方法.讨论基于正交双通道DRFM的距离-速度同步拖引干扰的数字实现方法,设计了一种干扰控制器的FPGA实现方案,并给出两个核心模块(延时模块、移频模块)的具体设计.最后给出了仿真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影响过载开关加速度值不稳定因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载开关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开关的过载加速度值不稳定的问题。该问题的长期存在影响过载开关的研制和生产.以往在生产过程中解决问题时都是针对单一的因素进行控制,由于对因素没有完全考虑并加以试验,因此产品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出现另外的问题或问题的重复出现.根据正交试验的原理,找出了影响过载开关在生产过程中过载加速度值不稳定的所有因素,对可控因素进行试验,并结合过载开关的特点,达到排除故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郭平  唐霞 《民航科技》2005,(4):10-11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普通继电器是利用电流通过继电器线圈产生磁场来吸合或断开触点,其最大缺点是簧片易变软造成触点接触不良,特别是在大电流工作状态下容易产生火花造成对其它电子设备的干扰,同时也经常产生簧片与触点牢固地“粘”在一起而造成产品失效。  相似文献   
9.
军用继电器的质量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航天系统工程的成败。针对其基本失效现象和主要失效原因,提出了军用继电器的质量控制方法与分析方法,使军用继电器的质量与可靠性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本成果主要应用于密封继电器或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中罩壳的密封,也可用于精密装配的焊接。该工艺的基本特点是:熔焊密封,气密性高,不需焊料,无污染,热影响小,自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