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航空   5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近日,空军招飞局局长隋国胜大校透露,空军第8批女飞行员选拔工作全面展开,和前七批招飞相比,这次的标准更高、更严,甚至增加了选拔航天员的部分标准、条件,原因就是,将在这批女飞行员中选拔我国首位女航天员!此次招收的女飞行学员进入空军航空大学接受4年的培训后,选拔出优秀学员,再接受2—3年的航天员训练,力争在2012年前,让中国的女航天员飞上太空。  相似文献   
3.
女人的天空     
彬彬 《今日民航》2013,(3):42-49
天空、飞机、女人。这三者的结合,让天与地的连接多了分瑰丽的温柔。在驾驶舱,在塔台,在停机坪,女人们掌控着飞行的韵律,守护着天空的安宁。她们说"飞机并不知道女人和男人有什么区别",不过坐在飞机里的人会知道,更细腻的操控、更贴心的指挥,还有更细致的检查,都让飞行的过程多了分温柔的体会。虽然我们看不到她们的身影,但她们的确柔美了我们的天空。  相似文献   
4.
安全是民航飞行永恒的主题。作为安全最直接的保障者和消灭事故的最后防线是飞行员,他们肩负着巨大的压力。保证安全不只是某个飞行员的责任,而是整个机组的责任。只有在科学高效的机组配合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整个机组的潜力,最大限度地保障飞行安全。飞行员一直是男性占主体,随着民航、军航女性飞行员的加入和成长,飞行机组的配合方式有所改变,这里主要探讨飞机飞行过程中女性飞行员加入以后机组配合的特点,及如何在实际中提高异性机组配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微说热点     
《今日民航》2012,(4):14-14
人大代表呼吁加快航空立法进程全国人大代表、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张涛建议,加快航空法立法进程。张涛介绍由于没有《航空法》明确规范统一,很多安全规定难以落实,航空安全存在严重隐患。@董念清:1996年颁布的《民航法》与当前航空运输现实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对航空运输企业限制较多;对旅  相似文献   
6.
MAX 《今日民航》2012,(8):62-64
"也许没有人可以想象一个出生于1940年的女性能够从事飞行事业至今。飞行让我去到了许多我做梦都没有想过会去的地方,我无比享受这样的机会,它使我能像雄鹰一样恣意翱翔于天空。时至今日,第一堂飞行课仍令我记忆犹新且心存感激。"这个MAX也许是另一个飞在天上的"苏珊大妈"。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世界的飞行员中,女性只占到4%左右。波音民用飞机集团飞行技术和安全总飞行师琳达·欧莱迪机长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首位波音737-800女机长刘丹丹,就是为数不多的女飞行员中的佼佼者。她们分别成长于美国、中国这两个不同的国度。一位历经风霜,经验老道;一位风华正茂,初露头角。一位成熟端庄,又不失美国人的爽朗和幽默;一位青春秀丽,又不失机长的坚毅执着。从建立志愿,接触飞行,到爱上飞行,并成长为肩负重大职责的机长,她们有着不一样的成长故事,但作为同行,尤其是女机长同行,她们彼此又有着相知相惜的默契。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段令他永世难忘的往事,每当他从电视上看到那些英姿飒爽的女飞行员(以后简称女飞)的时候,他就自然想到中国第一批女飞的诞生,并引以为荣.他,就是新中国第一批女飞的总教练王赐九.(一)光荣受命王赐九,湖南慈利县人.1939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17期一总队的.先习工兵科,毕业前的1941年8月,被选为空军军官校15期第一批去美国陆军航校学习轰炸学员.1943年学成回国,分派到由美国援华飞行将军陈纳德指挥的中美空军混合团轰炸机大队(统称飞虎队)任中尉飞行员,先后参加了对日区广州、衡阳、长沙、岳  相似文献   
9.
凯瑟琳·程素芬在1932年登上世界飞行的舞台,成为美国第一位领照的亚裔女飞行员。 她是一位能做特技飞行表演的母亲,能驾驶敞开座舱的飞机在空中翻跟斗。现在,她是航空黄金时代尚活着的少数几位杰出人物之一。 程素芬今年94岁,于1904年出生在中国。她生性勇敢,17岁时前往洛杉矶,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音乐。不久,她的家人跟随她来到洛杉矶。她的父亲教她开汽车。开汽车的感觉不  相似文献   
10.
韩国有位被国人高度崇敬的妇女,她的一生富于传奇色彩,在中国和韩国航空史上都占有光辉的一页。权基玉,1901年生于平壤。9岁那年,日本人侵占了朝鲜。从此之后,反抗日本占领的斗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中日甲午海战,大清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势力进入朝鲜半岛。而后,俄国也败于日本,俄国承认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