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航空   3篇
航天技术   3篇
航天   9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微软共同创始人艾伦近日宣布组建平流层发射系统公司,目的是要研制一种采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所造多级火箭和升高复合材料公司研制的载机的空射型航天运载系统。  相似文献   
2.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系列的一种型号。1988年,长征四号运载火箭首次使用即告成功,从而使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工作范围扩大到了能覆盖包括太阳同步轨道的全部地球轨道。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在改进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一、二级的基础上,新研制第三级而发展起来的。它在继承已有技术成果的同时,采用了不少先进的技术措施。控制系统采用数字式网络、数字式调零方案和双向伺服机构,三级推进系统采用定压全程氦气增压系统和主、副增压管路方案,三级发动机采用铌合金喷管延伸段,姿控发动机系统采用表面张力贮箱,三级贮箱采用高强度铝单层薄壁共底结构等。这些新技术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上都得到了成功应用。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自投入使用以来,两次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均获圆满成功,已经成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的多用途运载工具。 本文着重介绍了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等主要特点,展望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多级最优控制问题的提法与求解变分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多级最优控制问题,给出该问题的数学提法以及变分法求解原理。特别,详细研究了级间分离时刻的连接条件。本文的工作为解决多级最优控制问题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4.
多级导弹的性能可以通过减小它的无用级间容积而大幅度地提高。法国宇航公司研究了一种固体导弹第一级发动机的反向前封头整体级方案。这种方案使得多装填的推进剂量相当于第一级原装填量的10%,从而较大地增加了导弹的射程。本文概述了这种方案的研究结果,并讨论了这种整体级方案使导弹射程增加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12,(1):57-57
微软共同创始人艾伦12月13日宣布组建平流层发射系统公司,旨在研制一种采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所造多级火箭和升高复合材料公司研制的载机的空射型航天运载系统。该系统将能把重达61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运载能力类似于德尔它2中型火箭,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系列变量置换推导出不同喷气速度和不同加速度条件下,计算恒星际飞船加速段的时间和距离的普遍公式及多级火箭加速情况下加速段的时间和距离的公式。最后以天狼星作为航行目标、计算了用5级和10级火箭加速飞行的时间和距离。结果表明,当火箭的级数很多,且各级加速度相等时,其飞行时间与距离非常接近匀加速飞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级火箭级间热分离这一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级间段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采用AUSM 有限体积格式,针对相应的流场假设,分别求解了非定常轴对称和非定常三维Faver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两种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由级间排气口的分布而引起的三维效应主要集中在喷管与火箭外壳所围成的空腔内部,而喷管内部由于流速很高,排气口带来的三维效应对管内上游流动影响很小。计算结果可为级间分离段和发动机热防护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浪 《航天员》2011,(1):64-67
1926年3月26日,一位科学家在自己的农场成功发射自制的火箭,这也是全球第一枚液体火箭,它的研制发射成功,打开了液体火箭技术的大门,开辟了人类航天史的新纪元。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与1903年莱特兄弟第一次飞机试飞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但不同的是,这位科学家当时非但没有声誉鹊起,相反却受着世人嘲讽,并被贬称为"火箭人"、"月球上的人"。这位科学家就是罗伯特·戈达德。  相似文献   
9.
为美国空军研制的导弹整体级方案(ISC),采用一般的结构件将两级火箭发动机组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多级导弹系统的性能,使现有推进系统体积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并能得到更高的发动机可靠性和明显地降低制造成本。在以往的几年中,航空喷气战略推进公司(ASPC)曾经研究将整体级方案应用到采用部件设计概念和新材料的几种未来系统上。近期完成的详细研究表明,对于限定体积的系统级性能约提高30%和限定重量的系统级性能约提高15%。本文概述了这些系统的研究结果,所介绍的一些特定系统包括: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空中发射的助推滑翔飞行器,速燃助推器和轨道转移飞行器。最后,讨论了整体级降低成本预估的基础和将来发展的计划。  相似文献   
10.
多级火箭级间分离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君  徐春光  郭正 《推进技术》2002,23(4):265-267
针对某型号研制提出一种级间分离设计方案,从三维薄层近似N-S方程出发,对多种火箭级间分离发动机喷流与超声速外流形成的复杂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栅栏构架和排焰孔两种设计方案间段流场,从流动形态分析三维排焰孔模型更为稳定,研究给出了不同分离距离下火箭的轴向力系数,发现在较近分离距离内,后体受到的作用力随距离不是单调减小,与分离喷流参数有密切关系,计算结果可作为分离段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