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79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载火箭共底贮箱选用LD-10板材,由6块瓜瓣拼焊,采用拉伸—压型工艺。由于拉伸变形量达到板材的临界变形量,在瓜瓣表面出现粗晶,导致报废。经大量实验,对比临界变形量产生的粗晶与未达临界变形量的细晶材料的力学、焊接、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粗晶晶粒度在GB3247-82标准晶粒度4级或4级以下时,对贮箱的使用性能无影响,据此可显著降低废品率;此外,采用减慢变形速率、降低变形温度的上艺技术措施,可增大板材的临界变形量和减小因临界变形所致粗晶尺寸。  相似文献   
2.
在45℃高温条件下,应用液冷头盔给10名被试者的头颈部致冷,散热效能较高,可带走安静时30.9%~48.3%的代谢产热。降低身体的热蓄积,减少出汗,减慢心率、直肠温度和皮肤温度的上升速率。对头颈部致冷可降低身体的热紧张度50%~70%,明显改善对温热的舒适感觉。同时表明,致冷液温、流量及液流走向,对致冷效能均有显著影响。为液冷头盔及致冷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医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前,洛克希德·马丁飞机公司已经完成了JSF战斗机座舱和头盔显示器原型设备的研制工作,并定于今年秋天作首次试飞。F-35座舱中的两个关键设备就是头盔显示器(HMD)和被称为全景座舱显示器(PCD)的多功能系统。美国L-3电子系统公司研制的PCD由两个外形尺寸为8*10英寸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组成,以构成一个8*20英寸面板。据F-35项目驾驶员系统综合部仿真主管称,PCD触摸式显示设计成人机良好界面,从而减轻了驾驶员在格斗中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Y19- 1 飞机飞行试验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着重阐述固态记录可编程采集编码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郭平  唐霞 《民航科技》2005,(4):10-11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普通继电器是利用电流通过继电器线圈产生磁场来吸合或断开触点,其最大缺点是簧片易变软造成触点接触不良,特别是在大电流工作状态下容易产生火花造成对其它电子设备的干扰,同时也经常产生簧片与触点牢固地“粘”在一起而造成产品失效。  相似文献   
6.
前哨 《太空探索》2004,(5):22-25
苏联和俄罗斯的所有出舱活动航天服都是由“星辰”公司研究、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该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研制出10种型号的出舱活动航天服,但仅有6种曾载入航天中使用过,而且主要使用的是其中的4种,即海鹰-D型、海鹰-DM型、海鹰-DMA型和海鹰-M型。不过这4种航天服都是在海鹰-SKY型航天  相似文献   
7.
远程配电单元(Remote Power Distribution Unit,简称RPDU)是飞机电气负载管理中心的关键部分,其功能性能好坏关系到飞机负载供电的安全,也影响飞机的安全性。本文根据飞机地面试验特点,研究了一种针对RPDU功能性能测试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完整、可靠,很好的满足了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8.
虚拟现实(VR)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地综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的发展概况,并讨论了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发泡机理,设计了头盔硬衬用半硬质自结皮聚氨酯泡沫塑料配方,筛选出了高活性聚醚/TDI和高活性聚醚/PAPI两种聚氨酯发泡体系,穿透实验和碰撞实验表明,半硬质自结皮聚氨酯泡沫塑料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头盔硬衬。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一种用于材料表面改性的新技术--等离子体浸泡式离子注入,以及它的关键设备--高压脉冲调制器.我们研制了1台用于材料表面改性的光纤隔离同步控制的10 kV IGBT固态脉冲调制器.试验结果表明技术性能优良,输出电压幅值可在1~10 kV范围内调节,脉冲宽度可在2~100μs范围内改变,重复频率可在10 Hz~8.5 kHz范围内变化;在纯阻性负载时,注入电压波形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分别为350 ns和1.64μs;在等离子体负载时,由于电缆电容和下拉电阻较大,上升时间增加到2μs,下降时间增加到30μs;如果减小电缆电容和下拉电阻,上升时间可以进一步减小,下降时间可以减小到15μ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