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航空   4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越 《中国航天》2000,(10):28-30
由于运行位置的原因,人类发射火星探测器要‘相机行事”。适时发射可以使探测器在飞往火星时既省时,又省力。这样的机会一般每两年多才出现一次。为了加紧探索火星,美国几年前设立了火星勘测者计划,准备每遇一次机会就发射两颗探测器。1996年发射的头两颗探测器——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MGS)均顺利抵达目的地。1998年底和1999年初,美又相继发射了火星气候轨道器(MCO)和火星极区着陆器(MP)(统称火星勘测者1998),但这两颗探测器却在最后入轨和着陆的关头相继失踪,引起广人们对美国火星探索计划的强烈批评。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2.
据俄新社2007年2月7日报道,俄罗斯Gascom通信公司将发射4颗Smotr低轨遥感卫星。这些卫星可获取有关环境灾害方面的精确信息,监视输油管道状况,协助进行资源勘测,并使得地界核准、突发事件监视和环境破坏评估等陆地应用变得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8月12日,美国新型火星探测飞船——“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于美国东部时间7时43分(北京时间19时43分)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美宇航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说,这艘飞船将探测火星上的水资源和生命线索,并为未来的火星登陆寻找合适的地点。  相似文献   
4.
最先进的人造火星卫星 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大的人造火星卫星--"火星勘测轨道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3月10日进入火星轨道.开始于2002年的这次飞行任务耗资7.2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资源一号卫星(ZY-1)的成功发射和运行,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没有自己资源卫星的历史。以长株潭城市群为试点,应用资源一号卫星数据提取城市专题信息、更新城市数据库、研究城市热岛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表明资源一号卫星可为我国城市扩展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孔梁叶 《航天员》2012,(5):23-25
25亿美元的投资,先进的设备装置,独臂祈祷螳螂似的外形,运用空中起重机以类似于直升机吊装货物的全新方式着陆,扣人心弦的“恐怖七分钟”,这些往往只会出现于好莱坞科幻大片中的元素,却是“好奇”号在其8个月的火星之旅中创造的。在它长达2年之久的火星勘测任务中,又将为我们提供怎样的视觉盛宴呢?  相似文献   
7.
许彤 《太空探索》2000,(10):12-15
长期以来,人类对火星这颗红色星球就一直心存向往。它上面到底是怎样一幅神奇景致?  相似文献   
8.
余扬 《飞碟探索》2001,(4):16-18
中国的《山海经》是一部十分古老的地理著作,相传为禹时期所作,经长期口头流传完善, 在战国时整理成书,其中的《南山经》、《北山经》、《西山经》、《中山经》包括了中国 的全部山川湖海。而此外的《东山经》中记载有一片地区,几千年来人们在中国境内却怎么 也找不到实际的地方。其中所记述的地区主要包括四条山脉,第一条长 1800千米,有 12座 主要山峰;第二条长 3320千米,共有 17座主要山峰;第三条长 3450千米,共 9座主要山 峰;第四条山脉长 810千米,共有 8座主要山峰。这些记述指的都是什么地方呢 ?许多学者 几经研究,终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航天遥感技术在铁路选线,重点工程改建和铁路病害调查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以及所获得的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航天技术对铁路勘测选线,不仅能提高勘测设计的质量,而且能够加速铁路建设的进程。大力推广和普及航天技术的应用是改变铁路勘测面貌和促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葛榜军 《卫星应用》2007,15(3):24-24
“第16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大会”于2007年9月7~10日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饭店召开。会议由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承办。徐冠华院士、童庆禧院士、薛永祺院士、李小文院士等专家、领导及各遥感专业委员会的代表、论文作者300余人出席了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