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航空   8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义利观经历了从“重义轻利”到“存理灭欲”的发展过程。儒家义利观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有某些可取之处,但它的动机是反动的,认识是唯心的,实践是有害的。儒家义利观不能,也不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2.
孔子儒家主张学习与做人是一致的。"学而时习之"是孔子儒家学习精神的总纲,可以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总括之,分而言之则是十大学习精神:谋道不谋食,虚心敬慎,实事求是,坚韧不拔、积极向上,严己宽人,学为己,学以致用,仁民爱物,乐观自信,终身学习提高。  相似文献   
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对价值目标的应然预设。经济富裕、国家强盛、政治民主、社会和谐一起构成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价值要义,四者缺一不可,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且相得益彰。儒家德治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与中国人现实影响最为深远,早已成为中国人心中潜移默化的日用价值观。实现儒家传统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文明的价值对接,利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精华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贡献,这既是传统儒家文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国家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认知与实际贯彻的应然之义。  相似文献   
4.
得力于佛学     
梁漱溟  艾恺 《今日民航》2011,(10):84-85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一书。艾氏为印证事实,订正了该书未尽正确、周详之处,1980年8月特来华专访梁漱溟先生,长谈十余次。在谈话中,梁氏论述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诸多政治文化名人,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康有为、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等,回顾了他一生的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  相似文献   
5.
《今日民航》2010,(4):98-99
摘自林子铭作品《如果苏东坡考上EMBA》内容简介:苏东坡才华横溢,22岁就高中状元,本应前途无量,但他却在官场中不了解长官意图、与同侪意见不合,误判局势、最后悲惨辞世,这是他欠缺深度谋略思考力和人生规划导致的。5年前的你已经成为历史,不可能改变今天的你;而今天的你却可以塑造5年后的你——台湾第一EMBA教授林子铭的《如果苏东坡考上EMBA》一书深入剖析苏东坡的额叶脑力弱势,这是中国唯一一本批判苏东坡人性弱点的书。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了管理谋略的含义和道、儒二家“无为而治”的共同之处;从管理者的心境、对管理者的要求、社会机制、对“德治”的重视程度以及管理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论述了道、儒二家“无为而治”管理谋略的不同;并就如何在现代管理中应用“无为而治”的管理谋略,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绿野仙踪》的思想倾向呈现出复杂性,表层上体现出崇尚道教人生情怀的倾向,而文本深层价值取向与作者创作动机,及小说客观意义、一般接受群体的阅读印象,却主要是儒家的社会人生理想与人生情怀之表达.小说在描写动机表达与作品客观效果上具有独特性,只有用作者的儒家情怀及其张扬这一情怀的动机才可以得到较正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儒家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代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今社会中具有极大的挖掘价值。通过对儒家美学主客观性的分析与探讨,揭示了儒家美学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深化对儒家德育思想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的认识,用儒家德育思想指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提高现代公民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屈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种独特的精神存在.他是第一个把儒家人生哲学生命化、诗化、现世化的诗人和思想家.其对儒家修齐治平理想的悲情践凸显了儒家人生哲学本有的而又被遮饰起来的内在矛盾与冲突.屈原以自己的生命之火塑造了中国传统文人悲剧的典型,在锻炼、塑造丰富中国人的情感心灵,建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方面起了独特的、不可代替的历史作用.屈原选择自杀的自我成全方式迫使我们对儒家的人生设计进行不断的追问与反思,他向我们昭示了一系列关涉宇宙人生以及生命的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