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4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着重分析研究气液两相流音速特性及其阻塞机理。通过测量由小药量电雷管爆炸而产生的压力波传播速度,然后修正到音速。试验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流音速与气泡率、当地压力及其流型有关。由于气液混合物强烈的压缩性,混气电解加工间隙中易于出现类似可压缩气体的阻塞现象。  相似文献   
2.
测量小药量电雷管爆炸压力波的传播速度,再修正到音速。结果表明:气液二相流音速比单相液体或空气介质低得多,流动机构对音速变化有显著影响。对低气泡率泡状流,音速与均匀流模型导出的结论相一致。随气泡率增加,流动机构改变时,音速值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几何尺寸大、廓形复杂、结构刚度低致使其冷却通道加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难题,提出一种集“测量-数据处理-铣槽”于一体的喷管冷却通道数字化加工新方法,并在开放式数控平台上开发出喷管专用数字化铣槽加工系统。该方法利用喷管几何外廓的实际测量信息再设计出槽底曲面,进而实现高次曲线或参数曲线廓形、变壁厚变槽深喷管冷却通道的数字化加工。通过某型号火箭发动喷管的实际加工,表明所研制的双通道立式铣槽加工专用装备与系统可满足我国新一代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冷却通道高质量、高效、高可靠的制造要求。
  相似文献   
4.
刘海波  李猛  王新  王永青  马玉勇  李兰柱 《宇航学报》2015,36(12):1459-1463
针对几何尺寸大、结构刚度小、误差终端累积效应显著等制造特征引起的大型筒体-端框对接装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过程参量在线反馈的精确对装新方法,设计筒体和端框的圆跳动、对装缝隙等多参量同步在线测量方案,研制多传感组合测量装置,并将其集成于对装系统,从而优化对装工艺,提高对装效率和精度稳定性。经检测,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大尺寸复合材料筒体与铝合金端框对装缝隙误差可有效控制在0.15mm范围内,满足对装精度要求,验证了所研制的多参量在线测量系统对提高对装精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电机温升是影响电机性能和运行可靠性的主要元素之一,温度校核已成为电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大多采用电机三维温度场仿真方法,但是因电机端部绕组结构复杂,热流场耦合性强,对计算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大。建立3种定子绕组端部建模简化方式,使用Fluent仿真软件平台对某感应电动机热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建模时可以将定子端部绕组简化为拉直向上弯折的二维结构,这种简化方式兼具建模时间短、仿真精度高等优点。所得结论对快速进行电机热流场仿真、缩短电机设计周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曲率传感器是提供高速飞行器机体结构曲率信息的关键器件,对构建关键部位载荷方程和提高局部载荷预测精度至关重要,在内部柔性部件主动控制及机体结构健康监测等方面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作用。针对传统有线硬质器件难以适应柔性结构主动控制应用需求的“瓶颈”问题,结合新型二维材料及LC无线传感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柔性无线曲率传感器,用以精确获取柔性结构主动控制信号的反馈信息。采用多孔疏松的氧化石墨烯作为LC谐振器的介质层以获得较高的曲率灵敏度,银质LC谐振器被丝网印刷于氧化石墨烯介质层表面,聚酰亚胺/聚二甲基硅氧烷层被用作柔性衬底。进行了表面形貌表征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曲率传感器实现了无源无线检测,灵敏度达到1.55MHz/mm,重复性误差小于0.54%,验证了利用新型二维材料研制无线曲率传感器的可行性,为提高高速飞行器内部柔性结构主动控制部件的精度和可靠性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灵活性、大长径比结构的超冗余机器人是实现航空装备制造、装配、维修过程中深腔作业任务智能化操作的可行途径。针对超冗余机器人在复杂深腔空间的高效安全操作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实时遥控操作的超冗余机器人路径跟随运动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路径跟随方法平均解算时间为0.413 ms,圆锥螺旋形曲线路径运动最大偏差为0.011 mm,满足了实时运动和安全精确操作需求。开发了基于ROS-Gazebo的遥控操作虚拟仿真平台,提供了低成本的虚拟训练、模拟操作手段。试验结果表明,路径跟随方法保障了超冗余机器人复杂深腔中的高效安全运动。  相似文献   
8.
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的难加工材料对加工工艺方法提出了挑战。本着"一代材料,一代工艺"的原则,先进加工工艺方法被广泛探索。超低温加工具有常规加工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包括少/无环境污染、健康危害小、零件表面完整性好、加工效率高、刀具寿命长、综合加工成本低等,适于难加工材料的加工。本文简述了超低温冷却加工技术的原理与实施方法,详细介绍了难加工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工程陶瓷等典型材料的超低温加工研究进展。同时,还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研发机构的超低温装备研制和应用现状。最后,对超低温加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王永青  卢杰持  佟宇 《宇航学报》2003,24(3):322-326
将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冷却通道设计为斜航线(等倾角螺旋线)槽形,可以大幅度改善燃烧室的冷却性能。斜航线冷却槽的槽宽尺寸较小而槽深尺寸较大,所以无法使用棒铣刀铣削、电化学等加工方式。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五轴控制、四轴联动的数控片铣刀铣削加工方法。由于燃烧室外表面的母线轮廓复杂,手工编制数控加工程序难度大。为了解决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问题,研究了斜航线的数学模型,开发了自动编程软件系统。使用该系统,可以生成多种母线轮廓回转体外表面上的斜航线数控加工程序。燃烧室收敛—扩张段的母线斜率变化大,加工难度大,是斜航线冷却通道加工的最典型工件。经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切削实验,研究了针对该类型工件的片铣刀直径选择、铣削方式和方向、刀具调整和起刀点的设置等多项实际的加工方案。采用上述的一系列技术,已经成功地加工了数十个合格工件。经过两年多的实际生产过程应用,验证了所开发的斜航线冷却通道加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这些加工技术的研制成功,对其他相似类型零件的加工亦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