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3篇
航天   7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振动量级增加卫星结构频率下移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卫星振动频率随量级增加而出现下降,即振动频率“漂移”的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随振动量级的增加。结构的非线性表现突出。结构的刚度下降和阻尼增加,可认为主要是由蜂窝材料的非线性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代卫星结构的大型化、燃料储箱的大型化,提出了一种集主承力结构与大容量储箱支架一体化的卫星主承力筒结构形式,旨在降低卫星质心、提高基频;在满足储箱容积的前提下,又能满足主结构有效载荷往运载的力的传递作用.有限元数值计算表明,该结构形式能够满足卫星相关结构性能的要求,可以作为今后卫星结构设计的参考构型.  相似文献   
3.
卫星结构振动试验中的力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卫星结构振动试验中力控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国外力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与传统单轴加速度响应控制方法的对比,阐述了力和加速度双控技术对防止振动试验中过实验和欠实验的作用。分析表明该技术对实现卫星结构合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力控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给定的构架结构外形尺寸、构形以及杆件尺寸的条件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手段,探索接头对构架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特点和规律.期望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对接头刚度以及不同的接头连接紧固度(接头连接的拧紧力矩)对构架结构动态特性(主要是模态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系统的探索与研究,为今后构架式卫星平台结构的设计以及安装要求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力学分析中铝蜂窝夹层板的等效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卫星结构的动力学分析中,经常碰到蜂窝夹层板的等效问题.因其为复合材料,不能直接给定出材料特性和几何特性,因此通常将蜂窝板等效成单层板进行建模分析.在其等效中有平面拉压等效、弯曲等效、拉压加弯曲等效、拉压加弯曲再加剪切等效等;有等厚度等效和不等厚度等效;有直接给定蜂窝元等进行计算,并通过具体结构的分析比较,给定了比较合适的等效方法.为结构动力学蜂窝夹层板结构的建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减小某卫星天线支承筒的振动,根据阻尼减振原理,采用约束阻尼层方法进行减振处理。以ZN-1丁基橡胶为粘性阻尼材料,T700S层合板为约束层,在约束层厚0.4 mm,铺层数为4的条件下,设计了三种不同铺层角的减振方案。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线支承筒上附加约束阻尼层可明显降低支承筒指定点处的频率响应。在给定条件下,给出的三种方案均满足工程要求,其中以铺层角45°/-45°/0°/90°方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蜂窝芯层非线性等效弹性参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虑蜂窝壁板面内荷重对壁板弯曲的影响,对Gibson公式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种蜂窝芯层的非线性等效拉伸弹性模量的拟合方法.讨论了蜂窝层合板的非线性响应,给出了x向拉伸和压缩、y向拉伸时的参数计算公式,以及某结构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拟合结果,建立了蜂窝芯层非线性等效泊松比的计算模型.为蜂窝层合板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卫星结构的拓扑优化与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潘晋  陈昌亚  王德禹 《宇航学报》2004,25(6):673-676,693
在已知某卫星主承力结构的空间大小、约束及载荷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对一连续体进行拓扑优化得出主承力结构的最优结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卫星上十五个结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和尺寸优化,计算结果证明由连续体通过拓扑优化得到桁架结构的最优拓扑是可行的,若再结合灵敏度分析及尺寸优化,可以大幅度减轻卫星结构重量,改善卫星结构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9.
对基于近似模型的卫星结构动力学多目标优化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响应面模型、Kriging模型和径向基函数(RBF)模型三种近似模型的原理。基于某卫星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了优化的三种近似模型,给出了优化流程。分析结果表明:RBF模型的精度最高,该模型结合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不仅显著降低了计算时间成本,而且有良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考虑星-箭动力耦合作用结构瞬态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直接激励法,对火箭发射过程中考虑星箭动力耦合作用的卫星结构瞬态响应问题进行了求解。给出了最大动压、一二级分离前和分离后三种工况下卫星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历程。该方法克服了大质量法和惯性载荷法瞬态响应计算中的载荷处理困难和数据回归困难。文中给出了大质量法、直接激励法和惯性载荷法的动力学方程,指出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计算结果表明,直接激励法简捷实用,优于惯性载荷法和大质量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