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航天   6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用IBM-PC微机,外配一块KL-ADC4高速数据采集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瞬时多普勒信号的采集、写盘、显示、检测等功能。同时具有判断所采集信号的质量是否合乎要求、决定是否存盘,检测处理故障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3.
论述了无线电引信物理仿真的内容,以及目标散射截面积(RCS)的动态和静态测量方法.介绍了对所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相对比较法、用雷达方程计算).对RCS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对目标头部RCS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某目标的头部的RCS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潘法周 《上海航天》1998,15(1):43-47
采用“准单基”连续波工作体制的雷达站,收发天线采用喇叭天线,天线口径到目标吊挂中心的距离为5.97m和8.46m,在这些距离内将目标旋转0°~360°,改变目标的俯仰角、机翼后掠角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该结果将对地空导弹主动引信总体设计提供了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原理及其在引信动态物理仿真中的应用.其应用包括对多普勒信号进行分析、实现数字滤波、快速相关,在频域里完成目标散射截面积的计算.最后给出利用FFT对引信仿真实验所得的多普勒信号进行处理的系统方框图.  相似文献   
6.
主要叙述在引信动态仿真实验目标模型雷达截面(RCS)研究课题时,把目标人为地分成头部、腹部、机翼和尾翼等部分,然后算出弹目的相对速度和目标头部通过天线波束的时间.根据事先决定的采样周期,就可以算出目标头部通过天线波束时所采集的样本点数.然后,再同散射截面积已知的金属球进行比较,从而算出目标头部的RCS.经1:1和1:1.35缩比试验,证实算法结果与实测结果很接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