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6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5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宇航局阿姆斯研究中心根据阿姆斯AX-5型硬式舱外航天服研制了航天服穿脱舱,作为改进的航天服气闸舱支持空间站的舱外眼,大部分参考者提议在月球或火星上由穿脱舱自行变化。最近发现这种服装穿脱舱在地面上第一次实际应用,用来清除有毒和有害物品。NASA-Ames有毒清除车的尾部设计了穿脱舱。在实际清毒应用中,穿脱舱有明显的改进:一般防毒服需要脱衣前清除,而使用穿脱舱后就避免了脱衣前的清洗,体现了服装穿脱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狭小密闭服装内动态非均匀环境下的热舒适预测和评估还不成熟,国内外缺少用于类似环境的执行标准,而特种密闭服装热舒适评价方法作为包含防化服在内的各类特种密闭服装温控设计的验证手段和评估技术有重要应用价值。分析总结了近30年来国内外热舒适评价方法研究成果,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一种特种密闭服装热舒适评价方法和模型,采用基于Tanabe人体65节点模型、Farnworth衣物传热模型和Zhang等构建的动态非均匀环境下的热舒适模型在内的理论预测模型,结合试验完成此类服装的热舒适预测和评估。针对特种密闭服装建立的热舒适预测方法和使用的各类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这些模型仍处在发展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来拓宽对环境的适用范围和提高预测精度以适应在热舒适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万欣 《载人航天》2022,(2):143-150
航天服是载人航天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为人体建立起赖以生存的微环境,具备生命保障与作业保障等功能.基于未来载人航天任务需求,采用系统设计思想,分析明确了航天服针对生命保障任务需求的11种功能及作业能力保障的9种功能需求与分配,并根据当前航天服技术水平,结合相关技术发展趋势,给出了航天服功能实现的方案构想,提出了结构与材料...  相似文献   
4.
航天服上躯干结构的构成主要包括各个法兰环开口及包络面,在各个法兰开口中,肩法兰是与人体交互作用的关键部位。为探究肩法兰布局的各个设计因素与人体上肢活动的相关性,采用混合水平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开展试验,利用极差、方差和回归分析等手段,以人体上肢单手操作空间(RVWOH)和双手操作空间(RVWTH)作为评价指标,对航天服肩法兰的4个设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肩法兰布局4个设计因素中,角度γ是影响单、双手操作空间的主要因素,以下依次是角度α,内径d和左右肩法兰中心距l;方差分析表明4个因素都对单、双手操作空间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影响;单、双手操作空间与4个设计因素关系可以用回归方程表达。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航天服肩法兰布局与人体上肢活动的相关性,为其设计及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6.
航天服关节力矩特性的数学表述是预测航天员出舱(EVA)作业强度、评估航天员疲劳度、规划EVA活动路径的重要基础。首先,分析了关节力矩的特性,提出建立数学模型的要求,阐述了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原理,以及磁滞模型与关节力矩特性的相合性。其次,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基于MATLAB软件实现。最终,对EVA航天服腕关节和肩关节力矩进行仿真,得到关节力矩在特定活动角度下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针对关节力矩迟滞特性所得的关节力矩数学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关节活动力矩特性,计算所得模型可以更便捷地用于航天服工效学等相关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对新型双相不锈钢2205与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进行钎焊性试验。通过设计波纹板结构模盒,模盒爆破强度试验,开展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分析,钎焊接头元素扩散行为及其影响分析,钎焊接头元素扩散能力计算分析,结果认为2205与1Cr18Ni9Ti钎焊可形成结合强度优良的钎焊接头。  相似文献   
8.
适体性是舱外航天服工效保障能力的基本要求.为确保出舱活动任务的顺利实施,开展了飞天舱外航天服适体性设计实践.根据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结构构形,确定适体性设计原则,采用被动适体和主动适体融合设计;分析讨论了舱外航天服适体性设计因素,以身高等人体参数作为主要参考数据完成了适体性设计,并开展了无人、有人适体性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9.
液冷服(LCG)在医学和工业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载人航天中,由丁舱外航天服对人体排热具有隔绝作用,因此,使用LCG在工作中带走热量和控制代谢产热显得尤为重要。航天员在执行出舱活动任务时,面对着相当恶劣的环境条件,目前航天飞机出舱活动用的LCG需要由航天员人工控制冷却水的温度,这  相似文献   
10.
张万欣  迟淳  张勇 《火箭推进》2007,33(4):41-46
以发生锈蚀的1J116材料产品为分析对象,应用能谱分析、模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锈蚀产生的原因、腐蚀介质的作用模式和腐蚀机理。实验表明,锈蚀形式主要表现为缝隙腐蚀,氯离子是引起锈蚀的重要条件,而产品清洗后系统中残留的四氯化碳、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是氯离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