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航天   4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山珍 《航天员》2009,(5):68-71
在中国,月亮很早以前就是诗人吟咏的对象,咏月诗不计其数。一位外国评论家读过中国的咏月诗以后,如此感慨:“月亮悬挂在中国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孤寂的观众,一切都在她的注视下,她所观察到的一切隐秘 、激情、悲伤和欢乐,都被转化成美妙的比喻和文字,她无声地连接起远隔千山万水的思念。”月亮确实是人们传情达意的载体,更是人类探索太空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山珍 《航天员》2009,(3):72-72
初读《天问》,是在高一下学期。当时对《天问》理解不深,只是偶尔找出来朗读朗读。走上社会以后,为生计奔忙,且心生浮躁,便很少再去古典文学的宝库里转悠,一些曾经熟悉的篇章都逐渐陌生起来。然而生活中总是不乏阴差阳错的事情,一次漫无目的的旅游,无意中又唤起了我对《天问》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3.
山珍 《航天员》2009,(3):34-37
自1962年苏联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以来的近半个世纪里,世界各国先后发射火星探测器30多个。尽管这些“火星使者”中有2/3未能完成使命,但人类探测火星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以美俄为主的航天大国,在火星探测方面又开始暗暗地较劲。已充分掌握航天技术的中国,在火星探测方面自然也希望有所建树。2009年10月,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YH-1)将搭乘俄罗斯的运载火箭,踏上拜访火星的漫漫旅程。  相似文献   
4.
山珍 《航天员》2009,(2):28-31
当我们像放风筝一样,将一个又一个航天器送上太空的同时,应该冷静而理智地考量一下其相应轨道的承受能力及其相应区域内的交通状况,以免更频繁地发生航天器相撞事故。美国空军太空分析中心的首席主任凯勒舍在美、俄卫星相撞后忧虑地说:“50多年来才发生卫星相撞事故,并不意味着下次卫星相撞事件也需要50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