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地磁Ap指数滞后太阳周循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1932-2006年地磁Ap指数12个月流动均值分解成为(Ap)R和(Ap)I.其中(Ap)R为太阳黑子数R的线性函数,与太阳黑子数R相位相同,可能对应于日冕物质抛射(CME)等地磁控制因素. (Ap)I分量与太阳黑子数R相位相差约180°,该分量可能对应于极冕洞变化(从太阳峰年开始,由日面极区逐渐向赤道延伸).以地磁Ap指数与太阳黑子数R滞后非常严重的第20太阳周为例,证实了(Ap)I分量与极冕洞向赤道延伸循环变化相对应.因此极冕洞循环变化可能是导致地磁扰动指数与太阳周循环相位不一致,出现滞后现象的一个十分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极区中层夏季回波与频率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频率的雷达体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测量的极区中层夏季回波(Polar Mesosphere Summer Echoes,PMSE)体反射率,发现雷达体反射率与工作频率的4次方成反比,即产生PMSE回波的散射体的雷达散射截面与频率的4次方成反比,这种频率依赖关系不同于传统湍流理论.最后提出了PMSE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仅发生极区中层夏季回波 (Polar Mesosphere Summer Echoes, PMSE) 现象时的ECT-02 火箭探空数据, 反演出电子数密度和尘埃电荷数密度. 这些典型的极区中层顶的基本参量为研究PMSE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通过分析得出了极区中 层顶区域属于弱电离、弱耦合尘埃等离子体的结论. 根据电子数密度数扰动分析PMSE现象发现, 电子数密度的扰动与PMSE有密切的联系, 扰动强烈的地方回波就强, 扰动弱的地方回波就弱, 或者不发生PMSE 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