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2篇
航天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王建蒙 《航天》2010,(9):11-13
2010年1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从前一天下午拿到印有金色国徽的红色会议出席证那一刻开始,就有一种兴奋的感觉。自从我撰写了《奔月——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一书后,我对孙家栋的事情就更为关注了。  相似文献   
2.
正当火箭发动机的轰鸣声震撼人们心灵之时,当火箭运送的有效载荷准确进入预定太空轨道之际,卫星及空间飞行器为地球人类带来的福音早已深入人心。众所周知,一次性发射使用的运载火箭是目前人类征服太空的唯一有效工具。然而,由于运载火箭技术复杂、价格昂贵、研制周期漫长、一次性使用等独特性,使得运载火箭深奥而难以触及。但自从美国一个叫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创办了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以来,一个又一个打破  相似文献   
3.
4.
<正>1951年,经过多轮考核、层层选拔审批,30名中国学员被选送去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读书,孙家栋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荣幸中选。在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的日子里,孙家栋总是不断地自己给自己加码,每天除了白天上课,晚上基本都在做练习,巩固当天学习的知识、预习明天的功课,直到第二天凌晨一点钟。所以,伴随着他学习的灯光总是亮着。在苏联的高等院校里,有一种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