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10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科学幻想片中,一个颇吸引人的题材是,蚂蚁或其他昆虫经过放射性的照射发生突变,长成了巨大动物以致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但是大自然防止了这种梦呓式的幻想成为现实.这是因为地球上每种生物的大小,都受到了某些不变性定律所制约.蚂蚁决不可能长大得像一匹马那样,人也决不可能缩小到像老鼠和鸟雀般大小.因为上述两例中的尺寸变化都会影响到质量和表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大小改变后的新生物产生新的问题.研究表明:动物的体积增加一倍,它表面的散热率就减少一半;相反,体积缩小一半,体内热量  相似文献   
2.
河流 《飞碟探索》2004,(4):32-33
希腊是欧洲最南端的国家,自然地理环境十分独特,希腊是个半岛,坐落在欧洲三大半岛之一的巴尔十半岛上一从空中俯瞰巴尔干半岛,像一只伸出去的手.直指业洲和非洲,表达了.希腊与亚非大陆的特殊关系.巴尔干半岛的北边是多瑙河,再往北是欧洲腹地。两边是亚德里亚海,将希腊与意大利隔开:东  相似文献   
3.
故宫是一个奇迹,一个宏大辉煌的奇迹.只要一迈进故宫的门槛.神秘敬畏的感觉就笼罩了过来.72万平方米的面积中.有大小院落90余座,房屋9000多间,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落浓缩着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历史,说明着文明古国几千年智慧、文化的传递过程.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透出着严格的对称格局,主从分明却又和谐统一.“天子独尊”的独特意蕴被充分展示和刻意渲染.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康乾盛世时期又对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但格局仍沿袭了明代风格.故宫又叫紫禁城,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把北斗星北面的紫微星座看作是帝之居所的象征,加上皇宫历来是百姓禁地,于是紫禁城这个名字便使这座明、清两代的皇城凭添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玄秘.在古人眼中,天宇  相似文献   
4.
画家、插图家切斯·博恩斯特尔生于1885年1月1日.博恩斯特尔所绘的太空景观及宇宙探测器不仅预示了20世纪伟大的技术成就,而且帮助了它们的实现.博恩斯特尔从小就喜欢绘画.后来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建筑,通过了加州建筑师考试.1927年,他协助建筑师范阿伦设计了纽约著名的克莱斯勒大厦,后来他为美国的另一个象征——旧金山金门大桥绘制了详细的设计图.然而,就在他的建筑设计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不时抽出时间画一些描绘火星和月球景象的  相似文献   
5.
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关中盆地中部发现了一条贯穿汉长陵和汉长安城等大型古代建筑、长达70公里的西汉初期南北向建筑基线.这条笔直的基线与天文学上子午线的平行达到了极高的精确度.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考古工作者对三原县西北角的磋峨乡天井岸村的一处在1987年文物普查时定名为“池阳宫”的文物点进行复查.此处遗迹西边500多米处一个直径260米、深36米的巨型圆坑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视.此坑被当地人称为“天井”,状如平底圆盆,经史料查证,考古工作者断定这个人工挖掘的遗址为西汉“天齐祠”的主体部分,与“池阳宫”5个直径10多米的夯土台为同一时期做祭祀之用的大型建筑.据史书载,此处土原称为天齐原,上有天齐祠.“天齐”依《史记》之说,意为“天之脐”.因此,被称为“天井”的巨型圆坑可说是古人造出的“天之脐”.  相似文献   
6.
1995年7月26日晚10时许(由于时差的原因,在我国的其它地方可能有所不同,为方便起见我们称此次事件为“7.26”事件),在我国大陆很多省市出现了一次壮观奇特的发光现象.是超新星爆发、流星体在大气层中爆炸亦或是“飞碟”光临了地球?一段时间,本刊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电话咨询及目击报告,可以看出,此次发光现象涉及范围很广,在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吉林和贵州等地均有大量报道.此次发光现象由于持续时间较长,截止发稿时间编辑部仍陆续收到全国各地读者打来的咨询电话及寄出的目击报告,这里,编辑部在大量目击报告中选择出了6份供大家参考,同时,对向我刊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广大读者一并表示感谢.关于“7.26”事件更详细的报道,我刊今后将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7.
婆罗浮屠的早晨是美丽的.黎明时分,一望无际的椰林在朦胧的晨雾笼罩下还在沉睡,椰林的东方,默拉皮火山幽雅的廓影背后已是金光万道.烟雾从这座火山升起,袅袅依依.山下,平原正在苏醒,零零落落地传来雄鸡的报晓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面朝东方旭日的佛佗像,似乎一时一刻也没有停止沉思.  相似文献   
8.
一个春天的上午,考古学家佩森·希茨和汤姆·塞弗坐在他们在哥斯达黎加的帐篷里,仔细查看一组从空中拍摄的周围地区的照片.他们在一张照片上发现一条深红色的细线,看起来似乎是从一个古代墓地婉蜒延伸出来,穿过一条小溪,绕过一座小山,迤逦通向一个古代村庄的废墟.塞弗和他的小组连忙赶到照片上显示的地点,开始挖掘.不久他们就获得重大发现:大约2500年前住在那里的人们所走的一条羊肠小道的遗迹.希茨和塞弗的这些照片是从装有传感器的飞机上拍摄的,这种传感器能“看到”地面散发的热能的光.拍摄这些照片是考古学出现革命的一部分,这次革命使这门用铲子和铁锹的古老学科获得一系列新的发现.今年春天,美国航天局将发射一架装有成像雷达的航天飞机,以寻找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遗迹,这是一条古代陆上商贸路线,当年马可·波罗等人曾沿这条路线来往于欧洲和远东之间.去年,一个考古小组借助于卫星拍摄的照片,找到了久已湮没无闻的5000年前的中东贸易中心乌巴尔.高技术考古学也有助于确定古代城市特洛伊周围一组新发现的城墙,有助于发现美国西南部有1000年历史的道路,并且有助于在现代的撒哈拉干热的沙漠下面发现一条和尼罗河一样浩瀚的久已湮没的大河.有一次,由于采用远程遥感技术,考古学家能够找到伟大的蒙  相似文献   
9.
生命诞生的条件中,最重要的是有水存在,水是溶解组成生物体的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极佳溶剂.在各类化合物中,以碳化物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在一连串反应之后便建立了生命的分子系统.现今的火星是一颗既冷又荒凉的行星,表面温度一年平均在零下60摄氏度左右,即使有水存在,还是保持永久结冻的状态.不过,从地质学上的种种证据来看,有人认为火星曾经是气候暖和、空气充足又有大海的星球.因此,火星自诞生到35亿年前这段期间,或许与地球走的是同样的路线.火星上的生命应该不是突然出现.复杂物质必由简单物质合成,形成有秩序的系统.最初的生命诞生前,火星上应处于一个化学演化时代.原始火星的化学演化中,生命的材料为覆盖火星的大气所带来.推动反应的能源是阳光、海底热水喷孔、宇宙线等.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号称地球第三极,以它横空出世的庞大躯体,怒耸于万山之巅.发源于它腹地的黄河、长江、澜沧江,只不过是它不经意甩出的三条婉蜒的细线.它以冰峰草甸、大漠群湖构成奇异的地貌景观,又以高海拔地域珍贵的野生动物群而让全世界瞩目赞叹.野马、雪豹、黑熊、白唇鹿、藏羚羊、野牦牛、黑颈鹤、猞猁……以其罕见的身姿和顽强的繁衍力量组成强大的生命场,是最受生命科学家关注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