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6篇
航天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581”小组开展研制卫星的筹备工作。我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承担了我国卫星控制技术方面的科研任务并成立了自动化所二部,建立了运动物体控制技术研究室,运动物体模拟技术研究室和无线电遥测遥控研究室。当时只花了三个月时间研制成了我国第一套频分制多路无线电遥测系统,并在1958年10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卫星室展出。以后进行了T-7探空火箭的控制和遥测工作,同时开展卫星控制的单项技术的研究,为今后的研究和试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那时至今我国经历了打基础、出成果、求发展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信道误码对DPCM图象传输系统重建图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一阶DPCM系统的检测误码影响的方法,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较精确地检测出出现误码的象素行及行内误码的起始点;同时,方法本身具有递推性及运算简单等特点,便于在计算机上快速执行。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时无需增加DPCM系统发送设备的复杂性,也无需采用信道纠检错编码。用这种方法与行替换修复方法构成完整的算法,对改善受误码影响的图象的质量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我国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的短波遥测系统的概况。这个卫星使用“东方红”乐曲的头三句作为识别信号,与遥测数据交替地传送。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短波遥测系统的体制及其参数的选择。遥测采用PAM-FM-AM体制,其特点有(1)用采样频率为3.2周的PAM测量0.01周的缓变信号和70周的速变参数;(2)采用锁相鉴频器在输入信噪比达到零分贝时收听到“东方红”乐音和卫星的有关工程参数。第二部分对星上的遥测部分的结构作了介绍。第三部分为遥测地面接收站的组成,特别是对天线系统及分集接收的方式加以叙述。第四部分介绍了遥测数据的采集及预处理装置。最后,对整个系统在卫星发射后的工作情况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在七十年代国外的航天领域,遥测技术和微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崭新的一代遥测系统,它具有自适应性、通用性和高可靠性等一系列根本区别于经典遥测系统的特点。这种新型的遥测系统,大致上又可以分成三种类型:(1)存储器控制的可编采样程式遥测系统;(2)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遥测系统;(3)遥测、遥控和数据处理综合系统。本文首先通过典型例子分别介绍这三类系统的原理结构,然后从许多实例中,提炼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技术问题进行讨论。最后介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自旋卫星的红外地平仪信号为例,用微型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压缩方法的模拟。在给定保真度下,根据红外地平仪信息的特征,找出了最佳数据压缩方法——带门限的一阶内插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分散目标集中监控系统的发展概况和用途。重点分析了分散目标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系统结构、指令信息组成,系统工作方式、系统的同步、通道和系统的可靠性、抗干扰措施等。还介绍了近十年研制的几种过渡型硬件监控系统、并对目前国内外发展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包括计算机直接数控系统以及分散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在一般遥测系统所传输的数据中,多余数据的比例极大,其传输效率很低。应用数据压缩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传输效率,这对于功耗有限的空间遥测系统而言更为迫切。但数据压缩需要计算机,只有在微处理机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才有可能实现。遥测技术、微处理机和数据压缩技术三者的结合,产生了新一代的遥测系统,它使经典的系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系统不仅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自适应能力和可靠性,并且可在不增加通道带宽的条件下大幅度地提高被测信源的频率。由于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拼接灵活方便。因此只有对软件作适当修改,便可满足多种遥测任务的要求,有利于硬件的标准化,通用化设计,也可降低研制新系统的成本,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8.
<正> 一、引言在具有数据压缩功能的遥测系统中,某一采样时刻的数据是否需要传输是随机的,这就有可能导致传输帧的不等长性,给接收端的同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与原有的接收设备兼容,通常将经过压缩处理后的数据在形式上排列等长的传输帧,来解决帧同步问题。这种等长的压缩帧所包含的实际内容却千差万别,必须使用计算机进行分路、解压后,才能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