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24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自适应区域方法调节机翼后每个Trefftz平面上的计算域,使得尾涡对这个计算域边界的影响足够小,从而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和时间。考虑到间断面的影响,在尾涡面上引入有旋项对流场进行计算。椭圆载荷机翼计算表明本文计算结果与经典Betz理论一致。用本文方法对某轰炸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已用于预计其实际飞行的尾涡面。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外螺旋桨翼型研制和发展的情况作了简单回顾后对分别采用NPUPR翼型及NACA-16翼型设计的四种螺旋桨方案的气动设计方法作了简单说明,同时介绍了用这些方案进行风洞实验研究的主要结果,这些结果与计算结果相一致。此外,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NPUPR翼型设计的螺旋桨明显优于用NACA-16翼型设计的2方案,而用NPUPR原翼型的K、Z方案又明显优于应用户要求修型的1方案。  相似文献   
3.
跨声速翼型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采用多目标分级优化方法并基于求解全速势方程的跨声速粘流翼型计算方法,研究发展了一种多参数、多约束和多目标的跨声速翼型数值优化设计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从普通低速翼型和超临界民办型出发通过多目标优化后得到在跨声速区的多个马赫数下阻力系数最小化的翼型几何外形,设计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收敛快,调用目标函数次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郝礼书  乔志德  宋文萍 《航空学报》2011,32(8):1429-1434
为了研究翼型扰流流动控制,设计了一种三角形涡流发生器(VG)和两种Gurney襟翼,通过Gurney襟翼与VG 组合布局的方式进行风洞试验,对比了干净翼、干净翼加Gurney襟翼、干净翼加VG及干净翼加Gurney襟翼和VG这4种状态下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安装Gurney襟翼对翼型线性段升力在同一迎角下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使用多块网格的嵌合体技术,计算了机翼-机身-吊架-短舱的跨声速流场。将机翼-机身-吊架-短舱流场分为机翼-机身和吊架-短舱两个子区域,根据嵌套网格结构建立机翼-机身-吊架-短舱的组合网格,分别对这两个子区域根据相应的边界条件独立求解,然后采用嵌合体技术传递两个子区域的干扰信息,通过两个流场的耦合迭代得到机翼-机身-吊架-短舱流场的计算结果,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于存在较大分离区的Johnson-King湍流模型对多段翼型流场及某型歼击机外形全机流场的雷诺平均NS方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多段翼型及有三角翼的全机外形的最大升力和三角翼翼尖涡,二次涡等粘性特性。  相似文献   
7.
欧拉方程多段翼型绕流计算的嵌套网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嵌合体埋入技术,将主段翼型和襟翼分成两子域,对多段翼型的复杂构型进行了分区迭代求解,在有限体体积离散的基础上,求解欧拉方程计算各子域流场的解,通过各流场的耦合迭代到多段翼型绕流的解,典型的带30%襟翼GA(W)-1翼型算例表明,该计算方法稳定,能较地模拟多段翼型中主段翼型与襟翼交接处的复杂流动现象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激光辐照对钢试样疲劳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棒形钢试样的疲劳寿命与激光辐照参量、硬度、层深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激光熔覆强化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激光熔覆应力集中区研究的概况。在材料和激光参数优选的基础上,对钢试件进行熔覆处理,并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激光熔覆对疲劳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处理在优选参数条件下,能显著地提高钢试件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0.
螺旋桨性能计算的升力线与升力面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改进升力线方法,编制了螺桨升力线方法计算程序,并以此为基础,在桨尖外一层虚网格和虚控制点,得升力线理论中导出的附着涡和自由涡的积分公式,发展了一种螺旋动性能计算的升力面方法,该方法具有简洁、方便,实用等特点,用本文发展的升力线和升力面方法对多个螺旋桨算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