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4篇
  免费   9980篇
  国内免费   2321篇
航空   20404篇
航天技术   1847篇
综合类   762篇
航天   3122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633篇
  2020年   730篇
  2019年   1327篇
  2018年   1488篇
  2017年   1470篇
  2016年   1453篇
  2015年   1450篇
  2014年   1305篇
  2013年   1344篇
  2012年   1366篇
  2011年   1237篇
  2010年   1298篇
  2009年   1289篇
  2008年   1163篇
  2007年   1000篇
  2006年   836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355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326篇
  1990年   269篇
  1989年   295篇
  1988年   213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钛合金和高反射型陶瓷涂层材料抗连续型激光烧蚀的损伤及温度分布特性,并从热效应影响角度对比分析了二者在抗激光损伤效果方面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钛合金,高反射型陶瓷涂层材料能有效增强钛合金基底抗激光损伤的能力;在同等激光功率密度辐照下,陶瓷涂层材料能有效提升钛合金基底耐受激光辐照的时间长度。实验结果表明该陶瓷涂层材料的激光损伤阈值比钛合金高约5.8倍。实验发现陶瓷涂层温升速率高于钛合金,但由于陶瓷材料具有较高的反射特性,以及良好的热吸收和热传导特性,因此能使由激光辐照产生的热量在其表面较快地扩散,而降低向基底方向传导的程度,最终提升陶瓷涂层的抗激光损伤阈值。  相似文献   
2.
3.
摘要: 为满足未来脉冲星导航和空间天文观测任务对X射线望远镜的载荷需求,Wolter I光学系统的研制正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电铸镍方案是当前国内外X射线光学系统镜筒制造的主要技术方案.文章对电铸镍X射线光学系统制造工艺、国内外研制现状、未来应用需求进行了介绍和整理,梳理了电铸镍X射线光学系统研制遇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提出了后续研究发展建议,以促进中国在 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空间探测领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Magnetic field was introduced in laser melting deposition to reduce the pores in workpieces.Finite 3-D model of the coil-deposition layer-substrate was establish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in deposition layer mainly concentrates in the projection area of the coil.Axial electromagnetic force shows repulsion in one cycl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is beneficial for grain refinement,microhardness increasement and decline of quantities and average sizes of pores.  相似文献   
5.
FDI飞机舵面损伤故障全局检测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飞机在单舵面损伤故障下 ,建立故障状态下的数学模型 ,以及同样输入条件下飞机正常运动时的数学模型 ,得到飞机在相同飞行条件下损伤时的气动系数和无损伤正常时的气动系数 ,最终得到气动系数的残差。这将为以后飞机过载残差和角加速度残差奠定基础。论文中结合一定的算例给予证实推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主要阐述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标准的信息安全问题,重点是航天器安全,从分析空间数据面临的安全威胁出发,讨论了CCSDS不同安全实施位置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CCSDS业务及数据结构的影响对比,总结出不同安全实施方法的优缺点,该结合对于采用CCSDS标准的空间数据系统如何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探针在人体穴位电流量的变化情况 ,具体分析了该仪器电路设计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及具体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MAP state estimate fu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esents a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maximum a posteriori (MAP) state estimate fusion algorithm. Under ideal conditions where data association is assumed to be perfect,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MAP or best linear unbiased estimate (BLUE) fusion formula provides the best 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d estimate (LMMSE) given local estimates under the linear Gaussian assumption for a static system. However, for a dynamic system where fusion is recursively performed by the fusion center on local estimates generated from local measurements, it is not obvious how the MAP algorithm will perform. In the past, sever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various fusion algorithms, including simple convex combination, cross-covariance combination, information matrix, and MAP fusion. However, not much has been done to quantify the steady state behavior of these fusion methods for a dynamic system. The goal of this work is to present analytical fusion performance results for MAP state estimate fusion without extensive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using an approach developed for steady stat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track fusion. Two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re considered: fusion with and without feedback to the sensors. Analytic curves for the steady state performance of the fusion algorithm for various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re presented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
40Gh/8系统的应用面临光信号的色散、衰减、交换、编码等方面技术的挑战。利用固定补偿模块或源色散补偿技术可以实现光的精确色散及补偿。赖曼式放大器对40Gh/s系统的光传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利用赖曼放大器以及全光交换机或光电光交换机则可以实现光信号的有效放大和高性能交换,而带外FEC技术和相应的编码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及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10.
湿度换算软件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湿度不论是在科研领域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参量指标,在具体的应用中,各领域对湿度参量的使用单位和范围要求是不同的,由此我们编写了一套“湿度换算软件包”,可以在湿度的不同参量和单位间进行换算。本文主要介绍了该软件的主要功能、使用说明以及同国外其它同类软件的数据比对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