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航空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信托作为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为什么信托能够作为企业的组织形式;二是信托作为企业组织形式经历了由盛而衰,然后再度崛起的过程,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法经济学的视角观察会发现,信托与公司在资产分割及其所导致的债权人模式上是没有区别的,这奠定了信托作为企业形式的基础;而以企业理论观察,就会发现信托与公司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上的不同,即信托将控制权安排给了人力资本所有者,而公司则是将控制权安排给了非人力资本,这一不同导致了两者在治理结构与应用范围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过剩的界定、度量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过剩是全球宏观经济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段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比较1965~2007年美国货币总量与名义GDP的比值,可以看到债务与GDP比值迅速增长,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以杠杆比例放大为标志的金融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迅速扩张,是导致美国宏观流动性过剩并进而传染到全球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我国货币总量与GDP之比看,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不同于美国的宏观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这说明,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与央行长期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有关。由于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表现形式不同,在关联储向市场不断注入流动性时,我国可能还需要持续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