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航空   10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航空产业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凝聚了人类大量的科技成果,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十分巨大。作为全国经济大省,江苏航空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称,与华东地区其他沿海省市有一定差距,存在航空运输量偏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一种采用555时基电路作单脉冲红宝石全息激光器的 Q 开关延时器,具有无需采用屏蔽措施、线路简单工作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刚  杨钖  韩明  李光 《上海航天》2024,41(2):62-66
运载火箭在塔架静态测试时易受多径衰落影响,导致遥测信号产生码间干扰。本文对PCM-FM体制遥测信号的多径信道使用恒模算法(CMA)进行盲均衡研究,针对遥测信道中的码间干扰展开理论分析和Matlab仿真,并搭建盲均衡功能测试平台开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CMA收敛速度高、误码率低,对多径干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孙瑜  刘虎  武哲 《飞机设计》2011,31(5):1-4
根据我国国情与通用航空现状,多用途飞机是未来通用航空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对多用途飞机效能进行有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而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保证效能评估结果科学有效的前提和基础。在列举效能评估方法及飞机效能指标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多用途飞机使用效能指标体系,将多用途飞机综合使用效能分为4层,其中第一层级单项作业效能可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V2500发动机典型的技术问题——HPC3级转叶凸台损伤,分析了HPC3级凸台损伤的产生原因,从运营人的实际使用数据出发,归纳了HPC3级转叶凸台损伤与发动机使用时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厂家推荐的检查方案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了科学的起始检查时间和随使用时间逐渐缩短的检查间隔,可为运营人在同类型发动机的维修策略制订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销-盘式高温磨损试验机对Ti6Al4V合金在20~400℃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Ti6Al4V合金的磨损行为并探讨了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25℃时,合金的磨损量随载荷的增加而逐渐升高;200℃时的磨损量略高于25℃,但当载荷高于200N时,磨损量急剧升高。当温度为400℃、载荷在50~100N时,磨损量降低且达到最低值,随后在100~200N之间磨损量略有升高,200N以后磨损量急剧升高。25℃和200℃下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400℃、载荷为100~200N时磨损机制为氧化轻微磨损。研究发现,磨损过程中形成机械混合层,当400℃,载荷为100~200N时机械混合层中出现氧化物Ti8O15和TiO2,这样硬的机械混合层具有显著地减磨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对传统多步裁定法进行研究借鉴的基础上,对其提出了补充完善方法.将飞机性能参数直接引入到计算模型中,提出了依据统计学原理进行飞机、导弹数量分配以解决多机种、多弹种空战体系仿真问题的方法,增加了对电子战、空中优势情况进行的考虑,补充了对导弹消耗情况的详细统计方法,使整套算法具有更高的可信度.通过算例,证明了该算法能够有效地从宏观层面对超视距空战体系进行效能分析.  相似文献   
9.
孙瑜  张杰  刘虎  武哲 《飞机设计》2010,30(6):11-16
系统地介绍了微型飞行器的定义、类型、任务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现在微型飞行器设计的技术难点,即在气动力计算时,经典的空气动力学不再适用以及缺乏小展弦比机翼在低雷诺数下飞行的试验数据,针对这一难点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设计方案,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气动力建模、多学科优化和仿真与试验。在气动力建模中采用试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在基础试验数据的粗略估算后进行CFD计算达到准确设计的效果。在多学科优化中重点对续航能力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比较仿真的结果和原型机飞行试验的数据对设计进行了验证和反馈。此套设计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微型飞行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凝胶推进剂雾化困难的问题,引入静电喷射技术雾化凝胶推进剂。以水凝胶模拟液为介质,探究静电雾化技术的可行性及试验条件,当收集距离2~5 cm、供液速率10~30μL/h时,凝胶模拟液可实现稳定雾化,收集液滴直径小于100μm,散射角分布在8°~36°之间,收集液滴直径和散射角均随收集距离的增大和针管直径的减小而减小;同样条件下,凝胶粘度越小,散射角和雾化液滴直径越小。在此基础上,针对单针管推力小的问题,分析使用多针管喷头进行凝胶推进剂静电雾化的可行性及其雾化区域分布,结果表明2号凝胶模拟液用于多喷头雾化可得到良好的雾化区域分布,适用于凝胶推进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