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淼泉  吴诗惇 《航空学报》1989,10(3):151-157
 通过杯杯型轴对称复合挤压两种宏观缺陷并存的上限分析表达式,研究了该变形方式下两种宏观缺陷并存区域与正挤部分、反挤部分变形程度和坯料相对余厚的关系。本文的模型及结论被实验结果所证实。  相似文献   
2.
在冲压工艺专家系统的建造过程中 ,如何合理地评价系统生成的工艺方案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本文根据冲压工艺方案制定的实际过程 ,提出了冲压工艺专家系统中工艺方案选择的条件 ;运用价值工程的思想和加权法 ,给出了评价冲压工艺专家系统中冲压工艺方案优劣的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3.
三、不锈钢温锻用的润滑剂由于温锻(包括温镦和温挤)的特点,对润滑剂有下列要求: (1) 可耐200公斤/毫米~2以上的高压; (2) 能覆盖温锻时形成的大片新生表  相似文献   
4.
不锈钢温锻主要要解决不锈钢变形抗力大和粘模能力强这两个问题。因此温锻温度的选择,特别是润滑剂选择和它的使用方法,是顺利进行不锈铜温锻的关键。木文对各种温锻润滑剂的摩擦系数进行了测定,并在生产条件下进行了温锻润滑剂效果试验,对适于不锈钢温锻的润滑剂和它的使用方法作了评定。  相似文献   
5.
在仪表零件中,有一些轴类零件,在它们的中部,直径尺寸比其他部分大,有的甚至大两倍以上。这类零件我们简称它为轴问宽凸缘零件,例如图1所示。这类零件向来采取车削加工,浪费很多材料,车去的废料常常比零件还重得多。特别是不锈钢零件,车削较困难,工时也消耗得多。为了实现少无切屑加工工艺,我校与有关单位协作,将这类零件预先经过温镦成形,可以大大提高技术经济指标。现就试验过程及其工艺结合图1所示零件介绍如下。这个零件的材料为10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轴间宽凸缘直径φ22_(-0.1)毫米,轴的直  相似文献   
6.
李淼泉  吴诗惇  杜志孝 《航空学报》1992,13(11):654-661
首次拟定了等应变模变薄拉延时的运动学容许速度场。根据上限原理,研究了等应变模变薄拉延时各变形工艺参数对冲头单位压力的作用。同时,结合最小能量原理,优化了重要工艺参数-凹模型线高度(Hopt)值。研究结果表明:变薄系数、加工硬化效应、变形体与凹模间的摩擦是决定冲头单位压力的主要因素;变薄系数、变形体与凹模间的摩擦和工件外形尺寸Re值是确定Hopt值的决定性因素。黄铜H62和H68的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7.
体积成形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回顾了金属体积成形三维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历程 ,对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与展望 ,指出研究的重点由宏观转向微观、单一分散转向耦合集成、由共性通用转向特性专用型的模拟。介绍了 4种数值模拟新方法——无网格数值模拟、自适应有限元数值模拟、刚塑性有限边界单元法、基于特征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8.
吴诗惇  程秀全 《航空学报》1989,10(8):389-396
 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模拟具有锥底凹模和平底凹模的轴对称正挤压过程。利用自编程序对正挤压时的挤压力,应力场和应变场分布以及挤压件前端部的“双峰”现象等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对轴对称正挤压时可能出现的中心缩孔和表面裂纹缺陷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了预测上述缺陷的曲线或数据。 在计算过程中,对刚塑性有限元计算技巧也作了一些改进,例如提出了处理八节点四边形单元奇异点和质点跟踪技术的新方法等。 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9.
细晶态FGH96热成型时的流动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热模拟试验,对细晶态FGH96 合金的高温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对影响FGH96 流动特性的因素(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变形程度以及Z 因子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等) 作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变形程度对流动应力和再结晶晶粒尺寸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细晶态FGH96 合金热成型时的本构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变形程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这对FGH96 合金热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和热力参数的合理制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冲压工艺专家系统的建造过程中,如何合理地评价系统生成的工艺方案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本文根据冲压工艺方案制定的实际过程,提出了冲压工艺专家系统中工艺方案选择的条件;运用价值工程的思想和加权法,给出了评价冲压工艺专家系统中冲压工艺方案优劣的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