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2篇
航天技术   12篇
航天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备受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后,我国将相继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并分别与天宫一号实现空间交会对接。业内周知,神舟飞船轨道舱留轨运行的寿命只有6个月,而重达8吨多的天宫一号使用寿命要达到两年,无疑给研制团队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4月初的泰国南部洪灾危及10个府所辖的100多个地区,部分地区洪水超过两米深,受灾民众约200万人。泰国军方紧急疏散灾情严重地区的民众,而每天实日寸监测洪灾的卫星遥感图像为泰国有关方面及时了解灾情、确定救灾方案提供了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刘淮宇  罗骁 《航天》2011,(9):6-7
7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袁家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参加"梦想航天情系中华——2011年航天科技夏令营”活动的全体营员。  相似文献   
4.
<正>2月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2015年度工作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和上级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总结2014年工作,查找差距和不足,深入分析形势任务,全面部署2015年重点工作,明确措施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引导全体员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实现提质增效新跨越,为圆满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努力推动航天强国建设而奋力拼搏。会前,中央领导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对集团公司2014年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2015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厚望和重托。国务院派驻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李兵,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吴艳华,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副部  相似文献   
5.
初春的四川大凉山腹地,溪水在山涧潺潺流淌,鸟儿不时的鸣叫使得这里更显幽静。3月31日傍晚18点许,一阵震耳的轰鸣打破了深山的寂静,紧随其后的是来自中法两国的火箭、卫星试验队员们的欢呼声。这是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成功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7月24日,当今世界最大单体载人航天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启了筑梦太空之旅。14时22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问天实验舱点火起飞。约8分钟后,箭舱分离,问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问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7月25日3时13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一”字构型。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  相似文献   
7.
2012年11月3日,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日活动在北京举行。国际宇航科学院副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原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秘书长让·米歇尔·康坦先生,国际宇航科学院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原总装备部副部长胡世祥院士等34名中国院士参加  相似文献   
8.
6月28日,来自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单位和搭载单位的代表齐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参加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集团公司举办的神舟十号返回舱开舱仪式,共同见证返回舱搭载物品的出舱时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许达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副主任杨利伟和武平等出席开舱仪式.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2月7日11点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巴西总统罗塞夫就卫星成功发射相互致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飞行。12月7日,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总装备部政委王洪尧、副部长牛红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中  相似文献   
10.
宋丽芳  许斌  黄希  杨蕾  刘淮宇  陈晓光 《航天》2011,(11):20-23
地面体检煞费苦心 天宫一号虽然使用了很多成熟的技术。但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也非常多。单看天宫一号的个头——长10.4米、直径3.35米,就比以往的飞行器大很多,如何保证它能够成功升空,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任务,并在太空平安地飞行两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科研人员为此煞费苦心,做了大量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