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纤维缠绕工艺是影响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强度的重要因素,缠绕工艺参数对不同复合材料制备的壳体强度影响不同。基于网格理论,使用LS_DYNA进行不同缠绕工艺参数下的壳体强度仿真,开展水压爆破实验,从而研究不同缠绕工艺参数对国产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壳体及东丽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强度的影响,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国产T800碳纤维缠绕壳体和东丽T800碳纤维缠绕壳体,[90,±29,90]类型的铺层顺序下壳体破坏区域所受的应力较[±29,90,90]类型的铺层顺序更小;8 mm纱带宽度可以减少纱带间的搭接,提高壳体成型强度。[90,±29,90]的铺层顺序和8 mm的纱带宽度对于国产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强度发挥更为有利,同时验证了国产T800碳纤维缠绕壳体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所得纤维缠绕工艺关键参数及结论,可为国产T800碳纤维壳体的设计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点蚀是腐蚀介质环境中金属性能劣化的主要形式之一。蚀坑导致的应力集中会使结构整体强度退化,降低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准确的蚀坑模型对结构应力场的分析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在典型的蚀坑形貌基础上,结合蚀坑张开角的定义,提出旋转抛物-锥形蚀坑模型,并通过有限元仿真与拉伸破坏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蚀坑导致的应力集中极大值处于接近坑底或坑口区域,旋转抛物-锥形蚀坑模型在蚀坑坑底、坑肩及坑口处的应力集中分布带比半椭球形蚀坑模型更准确,应力敏感性更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