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切屑形成过程的破坏问题是一个和切削原理的基本理论有密切关系的重要问题,如何发生破坏这个问题也就意味着切屑如何形成这个问题。作者在本文中认为切削过程的破坏有二种;一种为形成所谓单元的破坏,另一种为形成加工表面的破坏。关於前者著者认为以单元形成过程来解释是不正确的,指出切屑形成开始时有些类似於墩粗的过程,然后再像塑流一样流出形成切屑。因此第一种破坏应和墩粗时的纵向裂纹类似(当然比它复杂得多)在切屑的自由侧边发生破坏,如果侧边破坏贯串到整个切屑才形成真正的单元,不然就是半破坏切屑。同时指出这种破坏不是一下子到最大,而在沿前面的流出过程渐渐地扩大。关於第二种破坏作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它因被继续在的塑性变形所抑制,所以看不见它的扩张,只有在低速加工小塑性材料时才可能扩张而形成超前裂缝。在本文中著者还企图将切屑重新分类,并对目前所述的收缩系数能否真正表示塑性变形的大小提出怀疑。 本文是关於破坏问题的一些探讨,希望因此能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争鸣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