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航空   5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99年 10月 1日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香港航空小组”(下称航空组 )成员 ,参加“中国人民空军”的 50周年。我们“航空组”的发起人——郭嘉同志 ,不幸于 1998年 7月17日 7时 30分 ,与世长辞 ,我感到无比悲痛 !郭嘉生于 192 2年 ,是广东省南海县人 ,他家境贫困 ,曾就续于广州市立第一技术学校。抗战之初 ,他加入广州兰白剧团。广州沦陷前夕 ,随剧团北上韶关、长沙、桂林、柳州等地 ,从事抗日救亡和动员群众工作。194 2年 ,郭嘉与我同在成都空军机械学校 ,学习航空机构。 194 5年秋 ,郭嘉毕业后 ,曾在成都空军飞机修理厂工作…  相似文献   
2.
有关《中国航空史》的争论 ,我知之甚少 ,似无发言权。但是 ,建国前的航空史不能与建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航空史混为一谈 ,也不能抹掉古代及建国前的航空史。建国前的中国航空工业、民用航空、军事航空 ,均有过功不可没的光荣历史 ,这是建国后的航空史不能涵盖的。要以历史唯物史观看建国前及古代航空史 ,它当时也代表了中华文化先进的部分。改革开放以前 ,那些所谓“五代工农”出身的干部、“老革命”,对旧社会的过来人 ,是用“种族歧视”眼光和极“左”思维去看待的。我过去工作积极 ,作出贡献 ,但领导因为“立场”问题 ,把功张冠…  相似文献   
3.
赴美国学习的回忆——记第三批中轰炸机空勤机械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四四年九月,我在成都空军机械学校第三期机特班毕业前夕,经过体格检查,由当时的中国航空委员会选送到美国学习中轰炸机B—25,成为一名空勤机械士。同行的有七十五人,同属第三批中轰炸机同乘人员,包括领航轰炸、空勤通讯和空勤机械各二十五人。带队的是一名空军少校,他叫左印金。  相似文献   
4.
1949年春 ,香港《文汇报》和《华商报》均刊登了“区之雅”的一篇文章。他号召留港的航空技术人员到解放区 ,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服务。当时 ,我和香港、澳门及广州的十多位 ,原国民党空军 (下称原空军 )的航空技术人员 ,响应了“区之雅”的号召。我们曾在“原空军”担任飞行员 ,领航轰炸员和空勤机械员。都因不愿参加反共 ,反人民的内战 ,不做蒋介石屠杀解放区军民的帮凶 ,脱离“原空军”到港、澳和广州谋生。我们都是通过香港《文汇报》和《华商报》与“区之雅”取得联系。“区之雅”把我们集中起来 ,经过商议 ,决定成立“香港航空小组”(…  相似文献   
5.
邹耀坤被他的学生“打翻天印”(四川的俗语 ) ,抹去在开国大典时驾机飞过天安门的英名(详见《航空史研究》4 5期邹耀坤文《开国大典时我驾机飞过天安门》及《航空史研究》67期关中人文《欺世盗名之风不可长》) ,实在令人气愤。这些事不但过去有 ,现在也有 ,真是“无独有偶”了。你看 ,1999年 11月 15日《广州日报》A3版要闻《巨手挥师蓝天——人民空军航校的发端》,其中有云 :194 9年办起 6所航校 ,从地方高等院校选调教员 ,把人才培养作为创建人民空军的“龙头”来抓。好一个“从地方院校选调教员”!竟把当年办起 6所航校的大部分教员是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