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航空   4篇
航天技术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调查广东北部受冰雪灾害地区的湿地松、阔叶林和杉木林3种林分,比较了不同树种组成的林分在冰雪灾害下的受害特征.研究表明:林木受害类型可分为折断、弯曲、倒伏和断头4种类型;湿地松林折断的树木最多,占88%;阔叶林折断的树木占64%;杉木林没有弯曲和倒伏的树木,基本是折断和断头的类型.胸径在9.0 cm以下的杉木多数容易发生折断,而胸径在9.0 cm以上的杉木则多数容易发生断头.杉木与湿地松受害特征不同,杉木断干高较高些,而湿地松则容易在低处折断.不同林分生物量的总损失量排序为:阔叶林>湿地松林>杉木林.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对3年生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和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6种阔叶树幼林的林地土壤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杉木林地相比,各林分的土壤容重下降8%~26%,非毛管孔隙度增加41%~103%,总孔隙度增加3%~19%,自然含水量显著增加41%以上,毛管持水量增加4%~44%.除了大叶女贞和樟树林地外,其余林地的毛管孔隙略有下降.除了樟树和乳源木莲林地的速效P外,各林地的土壤pH、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比杉木林地有所提高.除了观光木林地的微生物数量外,各林地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的高精度周期随动控制,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器结合重复控制器的控制方式,PID控制器实现框架伺服系统静态和匀速运动的高精度控制,插入式重复控制器实现对周期性输入信号的精确跟踪.对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系统进行了建模,设计了PID控制器与插入式重复控制器,并分析了重复控制器的稳定性条件、稳态跟踪性能和对扰动的抑制能力.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插入式重复控制器使控制力矩陀螺跟踪1Hz给定速度信号时的稳态跟踪误差大幅减少.PID控制器结合插入式重复控制器结构简单,两者可分开独立设计,参数设计容易.  相似文献   
4.
  • 李贻铨,陈宏峻,陈道东,等.火炬松和湿地松幼林施肥对土壤性质和叶片养分影响[J].林业科学,1999,35(1):95-100.
  • 谭芳林,林捷,张水松,等.沿海沙地湿地松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研究[J].林业科学,2003,39(1):169-173.
  • 薛立,陈红跃,邝立刚.湿地松混交林地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57-159.
  • 薛立,吴敏,徐燕,等.几个典型华南人工林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特性研究[J].土壤学报,2005,42(6):1017-1023.
  • 王海英,宫渊波,陈林武.陵江上游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3):173-177.
  • 薛立,邝立刚,陈红跃,等.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微生物与酶活性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3,40(2):280-285.
  • 陆耀东,薛立,曹鹤,等.去除地面枯落物对加勒比松林土壤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7):3205-3211.
  • 曹鹤,薛立,谢腾芳,等.华南8种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9,28(4):620-625.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土壤微生物研究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 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 薛立,陈红跃,徐英宝,等.混交林的土壤物理性质与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4,3-4(2):154-158.
  • 薛立,李燕,屈明,等.火力楠、荷木和黎蒴林的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9):1623-1627.
  • 薛立,梁丽丽,任向荣,等.华南典型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J].土壤通报,2008,39(5):986-989.
  • 何艺玲,傅懋毅.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研究现状[J].林业科学研究,2002,15(6):727-733.
  • 庞学勇,刘世全,刘庆,等.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植物群落演替对土壤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43):42-45,50.
  • 薛立,赖日石,陈红跃,等.不同阔叶树种的生长及其对赤红壤肥力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3,40(5):795-799.
  • >>更多...  相似文献   

    5.
    用500和1 000 mg·L-1稀土溶液喷施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幼苗,置于3 ℃低温下3和7 d后,对其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种质量浓度稀土处理的麻楝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低温处理3 d后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9%和14%,低温处理7 d后分别比对照下降4%和11%.2种质量浓度稀土处理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处理3和7 d后增加.低温处理3 d后,500 mg·L-1稀土处理的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和1 000 mg·L-1处理的均显著减少13%,低温处理7 d后,2种质量浓度稀土处理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11%和17%.稀土处理的幼苗叶片SOD活性在低温处理3 d后与对照接近或大于对照,低温处理7 d后比对照显著增加8%~11%.低温处理3 d后,500 mg·L-1稀土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比对照增加了8%,而1 000 mg·L-1稀土处理和低温7 d后的2种质量浓度稀土处理比对照减少了7%~11%.可见,500 mg·L-1稀土处理的幼苗经历低温7 d后以及1 000 mg·L-1稀土处理的幼苗经历3和7 d后均提高了抗寒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