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10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煤粉粒径分布在气固两相流场中的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输送管道内煤粉颗粒的粒径分布宽的特点,用侧向接收散射光的Mie散射方法和Fraunhofer衍射方法作了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利用分子筛和显微镜对被测粒子进行了静态测量,其结果可以作为相对准确的测量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细粉分离器内煤粉颗粒的形状、浓度和粒径的分布规律,用衍射测试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测试精度,取得较好的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3.
4.
为了解决现有的光照变化条件下仿射不变矩识别不稳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归一化光照仿射不变矩,即采用一种光照模型,基于Jan Flusser仿射不变矩,推导出一种归一化光照仿射不变矩,并且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在各种仿射变换下的稳健性,然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光照强度、方向和颜色改变下的不变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主流的光照不变矩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适合灰度图像也适合彩色图像,在光照方向改变下,图像的倾斜运动中识别度提高了35%;在线性光照强度改变下,图像的倾斜运动中识别度提高了85%;在光照颜色改变下,图像的平移和旋转运动中识别度提高了7.8%;以多种卫星模型图像为实验对象,在光照改变下,彩色图像和灰度图像的识别度平均提高了36%以上,且计算简单,更适合于航天器目标的识别.  相似文献   
5.
新型图像扫描器具有较高的响应频率,可以实现高速扫描。在研究扫描器运动参数分离的基础上,利用对称放置的半导体位置探测器建立了扫描器的多运动参数测试系统,提出了光电二维位置传感器的非线性修正和补充方法,实现了四路模拟信号的DMA传送,提高了测试的速度和精度,实现扫描器在高频运动时的多运动参数测试。  相似文献   
6.
目前常用的测量含水率的方法有微波法、红外线法和电容法.由于基于电容法的传感器具有分辨力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针对围护结构含水率测试深度的要求和测试特点,本文通过仿真和实验,对同面电容传感器探头的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采取了保护电极以提高其抗干扰能力;运用改进的充放电电容检测电路,设计出一种测量围护结构含水率的新型同面散射场式电容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宽范围的测试深度和较高的测试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脉冲调制光热辐射中温度场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分层介质的三维热扩散模分析了层深度、大小等信息与温度场的关系,并将计算结果同扫描式测量的实际测量结果相比较,两者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航天器目标识别中现有的光照变化和图像模糊条件下几何仿射不变矩识别不稳健问题,根据灰度光照模型,结合图像模糊和不变矩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光照模糊不变量,与几何仿射不变矩进行融合,构建出一种新的光照模糊相似融合(CIBA)不变矩,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光照、模糊和相似变换(平移、缩放和旋转)不变性。对3种不同的航天器目标的识别实验表明,光照模糊相似融合不变矩在最小距离分类器中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6.37%,比几何仿射不变矩提高了94.00%,比具有光照不变性的几何仿射不变矩提高了24.54%,有效地解决了对不同位姿、不同光照模糊条件下的航天器目标识别问题,提高了基于矩的目标识别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超声波检测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将超声检测回波信号分解成不同频带上的信号成分,通过分析这些不同频带上的焊接界面回波和底面回波,结合爆炸焊接复合板不同结合界面对超声波传播的影响,检测出爆炸复合板界面的结合形态.钢钛爆炸焊接复合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检测方便、检测周期短和不破坏材料整体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对使用的结构材料采用激光辐照表面处理技术以提高其抗疲劳断裂的性能,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激光辐照工艺参数下,对提高30CrMnSiA钢的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K_(th)、延长其剩余寿命有明显的效果。可望该技术能作为延寿手段在工程构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