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5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45号钢脉冲电子束熔凝处理及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极板赝火花放电装置产生的高功率脉冲电子束对45号钢进行轰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的观察,研究了电子束在金属表面和纵向深度上引起的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轰击区表面瞬态骤熔急冷,形成了微晶或无序层;剖面组织区域分为熔凝区,马氏体区,热影响区和基体。熔凝区在极高的温度梯度下,具有自淬火效应。马氏体区和热影响区在多脉冲的作用下,相当于经历了多次退火和回火过程,材料组织明显细化。轰击后样品表面的显微硬度与耐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显微组织的细化,改善了金属材料表面的物化性能。采用适当的脉冲数对金属材料表面改性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基于B-B效应的电飘机是一种不对称电容器在高电压作用下产生推力的飞行器,由于它是一种无推进剂的飞行器而受到科技界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分析电晕放电的特点,提出基于涡旋动力学理论的挠场与真空零点能相干原理来解释推力的产生。对B-B效应的深入研究将对航空航天的推进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讨论了不同惯性系中,系统的动量矩之值,即系统动量矩与矩心的关系。并由此对两道有争议的问题予以明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正负电子对的产生和湮没,在物理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促使在1933~1934年间物理学家接受量子电动力学。电子对的认识,是建立在赵忠尧1929和1930年所作的γ射线的吸收和散射的严谨、可靠、精确的实验结果之上的。赵忠尧教授既是电子对产生现象的最早发现人、又是电子对湮没现象的最早发现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赵忠尧的论文,在国际上并没有取得应有的肯定和公正的历史评价。他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掺杂稀土离子Ce^3+的碱土氟化物发光体LiXAlF6:Ce^3+(X=Ca^2+,Sr^2+或Ba^2+),XBaAlF6:Ce^3+(X=Li6+,Na^+或K^+)及LiBaXF6:Ce^3+(X=Al^3+,Ga^3+或In^3+)的紫外发光特性。实验发现,在LiXAlF6=Ce^3+中,随着X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Ce^3+的发光峰就向短波方向移动。首次研究了在XBaAlF6:Ce^3+与LiBaXF6:Ce^3+中的X元素的一价与三价离子对Ce^3+发光的影响,发现这些一价与三价离子的原子序数的变化并不影响Ce^3+的发射光谱的峰值,它们只在晶格中起着填隙和电荷补偿作用,这有利于Ce^3+的发光,使发光强度有所增强。这些紫外发光可用来增强X射线影像板中所包含的储存辐射的发光体BaFBr:Eu“的发光,使X射线影像板的显像增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