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3篇 |
免费 | 1450篇 |
国内免费 | 47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936篇 |
航天技术 | 270篇 |
综合类 | 480篇 |
航天 | 26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5篇 |
2024年 | 114篇 |
2023年 | 126篇 |
2022年 | 204篇 |
2021年 | 200篇 |
2020年 | 202篇 |
2019年 | 194篇 |
2018年 | 177篇 |
2017年 | 212篇 |
2016年 | 195篇 |
2015年 | 187篇 |
2014年 | 185篇 |
2013年 | 184篇 |
2012年 | 192篇 |
2011年 | 169篇 |
2010年 | 145篇 |
2009年 | 140篇 |
2008年 | 135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101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镇铭;魏小辉;房兴波;陈虎;甘露 《航空计算技术》2021,51(3):86-89
在起落架工作时,若缓冲器上下支承与活塞杆之间的摩擦力过大,会使缓冲器无法正常被压缩,导致缓冲器卡滞失效,故需要对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副的摩擦特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某型无人机主起落架为例,分析了半轴支柱式起落架构型缓冲器的载荷传递,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缓冲支柱上下支承处的径向力,并对油气式缓冲器的摩擦结构进行剖析,基于经典库伦+粘性+静摩擦+Stribeck模型,建立了临界摩擦系数计算模型,并结合起落架地面载荷计算,分析了缓冲器在静态和准静态受载下的摩擦特性。 相似文献
2.
3.
惩罚函数法在发动机性能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涡喷发动机工作时遵守的气动热力学定律,建立了发动机的稳定数学模型,并针对双轴涡轮发动机性能计算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利用优化和最优控制理论中的惩罚函数法,对发动机性能进行了基于约束的最优求解程序设计,利用程序对某型发动机的稳定飞行特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使用惩罚函数法求出的特性曲线变化规律正确,发动机平衡方程的解的精度更高,在此基础上得出的发动机飞行特性也更准确。另外惩罚函数法对初值的要求很低,迭代运算不易发散。 相似文献
4.
5.
基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 (RANS)方程和结构网格技术,采用二阶空间离散精度的MUSCL格式,并结合k-ω剪切应力输运(SST)两方程湍流模型和γ-Reθ转捩模型,研究了梯形翼风洞试验模型中前缘缝翼、后缘襟翼连接装置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简要介绍了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介绍了梯形翼的风洞试验模型及风洞试验结果;在网格收敛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全湍流\"方式和转捩模型研究了梯形翼试验模型连接装置对气动特性的影响。通过与不带连接装置的计算结果的对比,采用\"全湍流\"模拟方式,计算模型中考虑试验模型的连接装置引起升力系数下降、阻力系数下降、低头力矩减小以及失速迎角提前;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进一步考虑转捩影响可以提高梯形翼风洞试验模型气动特性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吻合程度,梯形翼风洞试验模型失速迎角附近的气动特性数值模拟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7.
为了研究某型发动机中的Γ型蒸发管的蒸发性能,在进口空气为常压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燃气加热,模拟实际蒸发管工作环境.实验研究气油比、进口空气温度以及蒸发管管壁温度的变化对蒸发管燃油蒸发率及出口索太尔平均直径SMD(Sauter mean diameter)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油比(AFR)、蒸发管空气进口温度及蒸发管壁温对蒸发率及SMD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气油比的增大和空气进口温度的增大以及蒸发管壁温的提高都会导致燃油蒸发率的增大和出口SMD直径的减小,而三者中壁温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预冷器是民用飞机气源系统温度调节的重要部件,若发生超温将导致系统自动关闭,影响下游机翼防冰系统和空调等系统用气需求,对飞机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预冷器设计点满足温度调节需求对气源系统设计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预冷器换热性能影响关系,进而对其性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环境条件信息,飞机状态信息,气源系统引气构型。然后根据经验公式对某机型不同工况条件下预冷器换热功率因子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严酷引气构型双发单引气条件下,极热天巡航或待机状态下,低高度、低马赫数、低重量条件为预冷器设计点。通过计算严酷工况下预冷器热边出口温度,对预冷器设计点进行校核,计算结果表明预冷器热边出口温度均满足预冷器预期温度,说明预冷器设计点选取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液态煤油旋转爆震发动机短距离快速起爆问题,进行了煤油/氧气预爆器方案设计。此方案包括双级轴向旋流和离心喷嘴匹配方案、半圆轴向垂直预爆管和圆管切向预爆管等设计,建立了液态煤油/氧气预爆器爆震波特性试验台。探讨了不同工作时序、当量油气比、预爆管结构等对预爆器爆震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爆器产生的爆震波压力达到4.0MPa以上,爆震波传播速度高于1300m/s,液态煤油/氧气最佳当量油气比存在于0.6-0.73之间一点。对比半圆轴向垂直预爆管和圆管切向预爆管,圆管模型爆震波压力明显高于半圆管模型,而传播速度却低于半圆管模型,圆管模型整体存在着前导激波的生成,而半圆管模型却在生成的爆震波后方有明显的压力波动现象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隧道初始压缩波一维流动模型的数值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隧道内空气流通截面是时间和距离的二元函数条件与一维流动理论,提出了高速列车驶入设有缓冲结构隧道端口时产生初始压缩波的数值分析方法。一维流动理论采用考虑摩擦、传热以及空气质交换等因素的一维可压缩非定常不等熵流动模型。数值分析方法采用广义黎曼变量特征线法。与国外有关未设缓冲结构、开孔型与未开孔型缓冲结构的隧道端口三种情况的现车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文所建方法正确、合理,能够模拟计算多种类型缓冲结构条件下的压缩波波动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