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9篇
  免费   1287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航空   3540篇
航天技术   117篇
综合类   145篇
航天   813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详细的计算数据,在保持计算条件和总冲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了二级推力和三级推力方案时的方向密集度,从而得出了二级推力方案的方向密集度优于三级的结论,同时,提出了使方向密集度最小的最佳转换时间。  相似文献   
2.
对跨、超声速吸附式压气机平面叶栅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针对若干抽气位置、抽气量和流动条件不同的叶栅工作状态进行,结果表明:一般在通道激波后、附面层分离前抽气对控制叶片附面层在逆压力梯度区的发展、抑制分离、降低叶栅损失、升叶栅气动性能有较明显的效果;在跨声速叶栅中,抽气量大于某个时抽气才能起到减小损失、改善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指出传统的航空燃烧室设计不能解决高油气比燃烧室的慢车贫油熄火问题.为了解决慢车贫油熄火问题,需要对航空燃烧室设计作出重大革新.本文详细介绍了一项已被证明是实用且有效的设计,它不仅解决了慢车贫油熄火问题,实际上还阐明了高油气比燃烧室的气动热设计.航空燃烧室设计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的最经济运行,开展了直升机/发动机系统最经济旋翼转速综合优化方法研究。首先,建立简化的直升机需求功率性能计算模型与涡轴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共同构成直升机/发动机综合系统性能计算模型;其次,围绕通过可变动力涡轮转速实现变旋翼转速方式,分别以最小直升机需求功率优化与最低发动机燃油流量为优化目标,进行最经济旋翼转速离线优化,并对比分析两种优化模式对直升机/发动机系统综合性能的影响,揭示不同工况对最经济旋翼转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变动力涡轮转速下,优化直升机需求功率未必等同于优化直升机/发动机的总体性能,而桨叶固有的失速与压缩特性,会限制进一步实现直升机最经济运行的能力。此外,采用变动力涡轮转速实现变旋翼转速,几乎不影响压气机与燃气涡轮的工作线,沿着相同的工作线运行可获得更经济的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吕志信 《推进技术》1992,13(4):22-27
闸明了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仿真软件设计的指导思想,介绍了软件的结构,着重叙述了典型部件的运算模块。最后,简单地介绍丁在实现该软件时的一些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涡扇发动机用三轴承矢量喷管(3BSN),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巡航和垂直起降(VTOL)状态即非矢量和90°矢量状态下三轴承矢量喷管的红外辐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非矢量状态下由于特殊的几何型面使得喷管下壁面出现了局部高温区,喷流形状也变成椭圆锥形,造成垂直探测面上正探测角壁面红外辐射较负探测角最大增加44.6%,水平探测面上的燃气红外辐射大于垂直探测面;90°矢量状态下,由于偏转的喷管结构对前端高温部件的遮挡,总辐射峰值仅为非矢量状态的43.3%;喷管90°矢量偏转使得远离曲率中心一侧的气流速度降低温度升高,喷管外侧出现了大范围的局部高温区,导致垂直探测面负探测角范围的壁面辐射大于正探测角范围,最大相对差值达到71.9%。喷管偏转也遮挡了部分喷管内部的高温燃气,垂直探测面负探测角的仅能覆盖喷管出口处的高温燃气区域,明显小于正探测角,造成燃气辐射出现了20%的最大相对差值。   相似文献   
7.
直通式蓖齿封严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丁毅 《推进技术》1997,18(3):79-81,97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直通式直齿和直通式斜齿在不同的齿类厚度与封严间隙比、齿数和流向的条件下,泄漏量随蓖齿前后压力比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几个有价值的结论,提出了计算其泄漏量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求解完全的二维N-S方程组,对亚燃/超燃双燃烧室冲压发动机超音燃烧室的冷态掺混合性层流流动进行数值计算,采用MacCormack两步显式格式分析一般音速来在股超音速气流间掺混的流动特征,并用代数法生成计算网络。给出的三组算例与文献(1)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厘米级微型涡轮发动机在相对较大功率、流量需求时的涡轮形式,以实现发动机更高的性能,本文基于某直径12厘米微发样机开展研究。本文估算了该样机整机环境下单级轴流涡轮的做功能力,并按参数优选规律设计了一台微型轴流涡轮,将之与该样机所采用的微型向心涡轮进行对比,基于CFD和CAD工具分析了两种叶轮在功率、效率及尺寸重量方面的差别。研究表明:在先进微小型发动机总压比提高(4~6,本文设计采用4.2)的情况下,涡轮为了在保持效率的同时满足压气机更高的功率需求,轴流式必须采用双级方案,向心式单级就可满足要求;在压气机压比4~6条件下,进一步对比双级轴流与单级向心方案的结果显示,当流量小于500g/s时,向心式具有尺寸重量优势,发动机能实现较高的推重比。针对厘米级微型发动机,在发动机增压比较高且没有超出单级向心涡轮做功能力的范围时,向心涡轮方案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塞式喷管气动特性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单元瓦状塞式喷管、6单元圆转方内喷管塞式喷管和1单元直排塞式喷管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实验表明,3个塞式喷管具有良好的高度补偿特性和较高的效率,6单元瓦状塞式喷管和1单元直排塞式喷管在设计高度的效率接近100%;由于内喷管型面不够理想和加工时存在的缺陷,6单元圆转方内喷管塞式喷管的设计点效率在95%左右.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结合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外界反压对气流,进而对底部气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了底部二次流流量变化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