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9篇 |
免费 | 124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95篇 |
航天技术 | 53篇 |
综合类 | 77篇 |
航天 | 6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动力装备燃烧室广泛采用的贫燃燃烧方式经常遇到破坏性的非定常热声耦合振荡燃烧问题。非定常振荡燃烧数值预测是一个长期的研究热点和难题。发展了针对振荡燃烧的耦合直接求解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优化的动态模型参数的高精度自适应湍流模型(SATES),耦合可压缩的详细化学反应建表FGM燃烧模型。选取的3种湍流燃烧模型包括有限速率模型(W1)及火焰面密度封闭方法中的Zimont(W2)和Fureby(W3)2种褶皱因子模型。针对经典的LIMOUSINE燃烧室多个部分预混振荡燃烧工况开展了数值研究,发现自适应湍流模拟框架下的3种燃烧模型均准确预测到了振荡燃烧的振荡频率,与试验相比,误差<6.4%;对于振荡燃烧压力脉动振幅的预测结果,有限速率模型(W1)和Zimont(W2)模型结果显著大于试验值,误差>380%;Fureby(W3)模型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误差<17.9%。表明振荡燃烧的数值预测对不同的湍流及湍流燃烧模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不同的工况结果表明,振荡燃烧存在完全振荡模态和过渡模态,完全振荡模态中数值预测的特征主频在燃烧室上下游多个位置趋于一致;过渡振荡... 相似文献
4.
俯仰振荡三角翼在非定常自由流中运动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建成的国内首座非定常风洞内,研制了一套单自由度俯仰振荡实验装置,设计开发了一套对模型姿态和来流风速进行联合控制的软件。对一60°后掠三角翼模型进行了单独俯仰振荡运动和俯仰振荡与自由来流耦合运动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做单独俯仰振荡时,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的影响只有在迟滞环出现后才起作用,而迟滞环的出现是由于翼面上的不同流态对外界扰动的反应时间不同造成的。非定常自由流对做俯仰振荡的三角翼气动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模型上仰过程中来流的减速,进一步提高了最大升力系数,推迟了失速迎角;模型下俯过程中来流的加速,则更进一步推迟了升力系数恢复到静态时的值。当翼面上产生破碎涡流时,非定常自由流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内并联式TBCC进气道模态转换过程流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组合动力(TBCC)进气道模态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非定常气动现象,采用稳态/非稳态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关流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与流动机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由涡轮发动机工作状态向冲压发动机工作模态转换过程中,进气道内出现结尾激波沿流向前后振荡现象,振荡频率约为130Hz;当冲压流道反压引起的激波未前传至模态转换分流板前时,冲压发动机工作状态对结尾激波振荡不产生影响。在相同的发动机工作状态下,随着模态转换速度的增加,结尾激波振荡频率逐渐增大。文中研究的进气道内结尾激波振荡现象可通过亚声速管道内波的传播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7.
8.
9.
进一步完善了非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求解程序,借助快速网格生成方法,对周期性俯仰运动下NACA0012叶栅的非失速绕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振荡叶栅的迟滞效应以及俯仰运动各个参数对迟滞效应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本文发展的数值模拟方法是可靠的;结果还表明,随着振幅,折合频率的增加迟滞效应增强,平均攻角对迟滞效应无影响;保持无量纲参数--振幅和折合频率的乘积--恒定时,迟滞效应相同.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