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59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全Navier-Stokes方程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类HTV-2高超声速飞行器体襟翼局部分离流动特性,分析了不同飞行高度、壁面温度、飞行迎角等对流动分离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高度增加,壁面附近压力分布发生改变,沿着流向所形成的逆压梯度不断减小,使得体襟翼与飞行器表面附近的分离区减小;壁面温度增加导致压缩拐角(体襟翼与飞行器表面间)上游的流向速度梯度减小,即壁面粘性力减小,从而使分离区增大;随着迎角增加,压缩拐角内的逆压梯度增大,但上游流向速度梯度增加带来的黏性力增大更为明显,使流动更不容易发生分离,即分离区减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瞬态性能提升的需求,本文开展了某增压中冷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瞬态工况动态响应及燃烧特性研究。研究表明涡轮增压器惯性导致的进气滞后是柴油机瞬态工况下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突加载工况下,进气量响应滞后供油量响应4-5个工作循环,且进气量响应速度随初始负荷增加而增加,IMEP等燃烧特征参数加载过程中响应速度较快,波动较小;缸内燃烧过程恶化,CA50、CA90较同负荷下稳态工况值均推迟。  相似文献   
3.
石磊 《今日民航》2013,(4):120-120
长期以来,国内外机构和专家对于中国的主权信用风险以及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判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国外机构视其为洪水猛兽,标普给中国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不过A A-,而穆迪多次警告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国内机构则不屑一顾,中国是个连本币汇率都不愿意看到贬值的国家,难道还会违约么?造成中外理解有如此大差异的原因在于中国和欧美其政治经济的顶层设计的不同。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为例,从西方人的角度看,地方政府负债远远超过其未来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财政收入偿还的水平,于是基  相似文献   
4.
3月25日发射、4月1日回收的中国神舟三号飞船,圆满实现了成切发射、正常运行、圆满回收的预定任务,这是中国飞船载人升空前的又一次重要演练。  相似文献   
5.
替身航空员     
石磊 《太空探索》2003,(11):32-33
2002年年初,研制中的神舟四号飞船已经进入电测阶段了。与神舟三号相比,飞船返回舱内的手控功能、仪表显示功能都已日臻完善、健全,接近载人状态,因此需要有人进舱进行验证,实际操作,看仪表、按键的位置安装是否合适,手控功能是否完备等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有一段名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情不自禁地大声说:升得好!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欺侮的民簇了,我们已经站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一项重大科技项目取得突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9.
石磊  宏金 《太空探索》2003,(11):22-27
飞船既然是航天员的家,就要有家的安全和温馨。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带领飞船设计人员为航天员考虑得很周全,布置得很精心。飞船座舱装修得挺讲究,舱内仪表是黑  相似文献   
10.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人发表谈话指出,这次试验的成功,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务院、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解放军官兵艰苦努力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全国大协作的结晶。试验的成功再一次表明,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攻克尖端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位负责人说,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开始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新时代。载人航天一直是国际航天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高科技领域。我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对促进科技进步,增强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