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0篇 |
航天技术 | 26篇 |
综合类 | 6篇 |
航天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机械合金化Al-4.9Fe-4.9Ni粉末的无包套脱气封焊或烧结的直接经热静液挤压致密的可能性,同时研究了挤压比、挤压温度和粉末硬度对挤压力和合金性能的影响,以及获得接近理论密度的挤压棒材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热静液挤压工艺可以使机械合金化粉末致密化而获得接近理论密度的挤压棒材。玻璃石墨挤压介质可有效地防止粉末压坯的进一步氧化,而使挤压棒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喷管型面对小推力火箭发动机推力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建设了双喷管差动式小推力测量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在测量装置中,基准喷管和待测喷管同轴反向设置,通过测量结构应变来直接测量两个喷管的推力差.对测量装置进行了简化模型理论分析,导出其灵敏系数理论公式.依据该公式进行关键参数设计,确定合理的灵敏系数,指导试验系统设计,以保证测量精度.验证性试验表明测量装置可以测量牛级推力差,标定曲线线性较好,以基准喷管推力作为比较对象,推力差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5%.推力差与基准喷管推力的比值越小,以基准喷管推力为比较对象的相对测量不确定度越小.测量装置可以用于小推力火箭发动机喷管性能分析及优化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导语:科幻作家刘慈欣说:"这堂课最伟大的地方不在于简单展示了几个知识点,而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们描述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授课,于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开课,女航天员王亚平在指令长聂海胜的配合下做了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模型根据发动机设计人员的设计/仿真任务动态地组合算法组件得到所需的设计/仿真算法, 模型可以灵活地胜任发动机设计领域变化多样的设计/仿真计算任务, 并且可以使整个软件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该研究意图在于创建一个规范、开放的算法组件接口体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可重用、可扩展的算法组件库和一个算法组件动态组合机制, 从而将设计人员编制设计/仿真算法的任务转变成利用已有算法组件动态地组合出所需的设计/仿真算法.该模型让设计人员在设计/仿真工作中重用算法组件库中已有的算法成果, 同时又保持了设计人员的自主性, 使设计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相似文献
5.
爆震波点火器用于工程,其设计存在一个最佳结合点,使得在合适的管路中,爆震波传播速度、转捩距离、爆震波能量等能够符合点火器目标需求。为了研制适用于工程的爆震波点火器,在氢氧爆震波点火器基本特性试验的基础上,对初始混合气体的混合比等与爆震波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混合比对爆燃爆震转捩(DDT)距离影响较大,混合比大于3时,其转捩距离小于500mm。混合比增加时,爆震波传播速度会减小,但稳定的爆震波相对于波的混气的马赫数并小减小,维持在4.8左右。在初始混气压力不变情况下,质量流量可以提高爆震波能量,增强爆震波的点火能力。研究结论时爆震波点火器在工程中实际应用及以后的研究方向具有指导性作出。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测航天器低温推进剂在轨工作时受热后的状态变化,采用二维轴对称Volume of Fluid(VOF)气液两相流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同时选择Lee提出的气液相变模型.由于模拟试验采用低温液氮贮箱,因此本文采用低温液氮贮箱为数值仿真对象.微重力情况下,贮箱内气枕区的压力和压力上升率均低于地面状况,重力水平越低,压力和压力上升率越小,并且气体形成的气枕区位置和形状因表面张力大小随温度不同而动态变化,液体区间的温差也随重力水平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水下多目标跟踪是水声信号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Gaussian mixture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 GM-PHD)滤波器以其高效的计算效率为解决水下多目标跟踪问题提供了保证。然而,GM-PHD滤波器在跟踪目标时需要先验已知新生目标的强度,否则其性能会出现严重退化。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滑动窗两步初始化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sliding window two step initialization GM-PHD, SWTSI-GMPHD)滤波器。将提出的滑动窗两步初始化方法嵌入GM-PHD滤波器,利用滑动窗两步初始化方法估计新生目标强度,减少杂波干扰导致跟踪结果中出现的虚假目标。仿真实验表明,在杂波密集环境下,相较于其他跟踪方法,提出方法将跟踪精度提高69.84%,52.62%和41.05%。 相似文献
8.
QuickFEM建模软件两年的发展完善,目前已推出1.0新版本,并已在型号设计中得到应用。通过介绍该版本及其工程应用,说明有限元自动化建模技术的实用性与高效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温差下的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CHE)的起动过程,提出了一种一维瞬态换热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固体结构的内部导热过程,可计算起动过程中换热介质和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温度响应。同时以N2为换热介质,开展了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瞬态换热实验,N2的最高、最低温度分别为450、103 K,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冷侧N2出口温度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11.3 K,实验结束时热、冷侧换热量的计算偏差均在7%以内,该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在上述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起动过程中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工作参数的空间分布和时域变化特征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换热器的外侧盖板与固体核心区之间的传热过程非常重要,在进行大温差下的瞬态换热过程计算时不应被轻易忽略,同时增大两侧换热介质的流量和减小换热器外侧盖板的厚度是缩短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起动过程响应时间的有效方法,且在一定的流量比范围内,两侧换热介质入口雷诺数之积是影响响应时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综合航电系统仿真是飞机综合航电系统研制中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实现途经,而综合航电系统仿真的开发过程决定了所建立模型的质量和对系统研制所能发挥的作用。这里从一般过程的概念入手,探讨了综合航电系统仿真过程的定义、划分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