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232篇
航天技术   71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一种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拉伸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逸  熊克  顾娜 《航空学报》2009,30(5):966-971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是一种新型的电致激活功能材料。为了研究IPMC的驱动特性,需要掌握其基本力学性能。通过化学镀方法,在一种与Nafion 117相似的离子交换膜表面镀金属铂(Pt),制备了IPMC拉伸试样;测定了不同含水量情况下,IPMC试样尺寸的变化;通过拉伸试验和扫描电镜(SEM)形貌观察,研究IPMC含水量与拉伸性能之间、含水量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在聚合物基底溶胀状态下,试样各向尺寸变化相同,IPMC的弹性模量随其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呈幂指数趋势下降;针对表面金属(Pt)镀层厚度为5~20 μm的IPMC试样,表层金属产生龟裂,且Pt元素在厚度方向上分布不均匀,若仍采用层合板理论对其弹性模量进行预测,将导致较大的误差。本文结果可为IPMC的力学建模、失效形式等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2.
飞机尾流控制的S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简化的飞机模型,通过改变尾翼的迎角及展弦比,试图建立一种能加速自我消亡的尾流涡系统。该实验在拖曳水槽中进行,运用SPIV(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系统进行测量,获得了一系列空间切面的2D/3C(二维/三分量)数据,给出了三种不同尾翼情况(两种有尾翼情况及一种无尾翼情况)下的SPIV观测结果,并将这几种情况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3.
为了解绕水翼附着空化的流体动力特性,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绕水翼的空化流动现象。实验在空化水洞中完成,采用高速摄像技术观测了不同空化阶段的空穴形态,并测量了水翼所受的升阻力。利用时频分析中的Choi-Williams变换和小波变换对水翼升力信号进行了分析处理,得到了水翼升力信号在不同空化阶段的时频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空化阶段,对应于各种不同的空化形态,其流体动力的频谱特性也表现了不同的特点。在没有空化产生时,水翼升力的时频无规则,升力随时间的变化不存在周期性;在片状空化阶段,升力信号变化的频率随着空化数的减小而减小;在云状空化阶段,空穴波动增强,升力信号的周期性更加显著,而此时频率基本不随时间和空化数变化。  相似文献   
134.
皮托管测速技术在低速水洞流场校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皮托管测速技术成功用于大型低速水洞流场校测。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皮托管测量低水流速度的可靠性和精度。经测量精确度分析以及与LDA结果比较,表明在水流速度0.5m/s以上,所采用的皮托管系统测量精度能够满足流场校测的要求。测量结果表明北航1.2m×1.0m多用途低速水洞实验段流速不均匀度和稳定性均达到设计指标。该工作为今后同类大型水洞流场校测探索出一条简单可靠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5.
模拟飞机迎风面三维积冰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飞机迎风面的积冰建立了三维积冰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和求解步骤.该模型不但可以模拟明冰积冰、霜冰积冰和不结冰三种情况下的冰层生长,还可以模拟未凝结水膜在冰层表面的流动,而且在求解过程中可以自动判断过冷水滴撞击到迎风面以后的积冰形态.利用该模型数值模拟了翼型与平板相正交而形成的简单三维结构上的积冰过程,并将所得结果中翼型上三维冰形的二维截面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冰形进行了对比,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证实了所建立的积冰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6.
探头式结冰探测器安装位置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求解雷诺时均Navier-Stokes(N-S)方程获得空气流场,采用欧拉法求解水滴运动场获得水滴运动轨迹.通过计算来流液态水含量等值线距离部件表面的垂直距离,获得部件不同位置上的广义水滴遮蔽高度.研究了不同飞行条件和气象条件下的广义水滴遮蔽高度大小.根据探头式结冰探测器安装位置要求确定探头式结冰探测器的合理安装区域.通过分析不同的状态参数对广义水滴遮蔽高度的影响,为结冰探测器安装位置计算状态参数的选取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7.
脊状表面航行器模型减阻特性的水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洞实验研究具有横流方向的脊状表面航行器的阻力特性。运用三分力天平,分别对光滑表面航行器模型和脊状表面航行器模型在零迎角、不同水速下进行阻力测试,得到其减阻特性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脊状表面航行器模型具有很好的减阻效果,减阻量与脊状结构的特征尺寸、间距以及来流速度有密切关系。在实验工况内,最大减阻量达到11.7%。  相似文献   
138.
天然气绕三角翼产生旋流,使天然气中的游离水滴甩出,附着在管道内壁上,在气流的牵引下沿管道内壁向下游流动,实现了气水分离的目的。通过水洞实验,利用染色液流动显示技术,探讨了流体绕三角翼后产生旋流的可行性。同时,基于均匀设计思想对三角翼的前缘后掠角、后缘后掠角和迎角等几何参数分别做了5个水平的实验研究,均证实了天然气绕三角翼后产生旋流的可靠性,为该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9.
在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中,论述了简单的将直接连接改造成间接连接,会造成室内采暖系统供、回水温度下降;散热器的传热系数κ值下降;散热器的散热量减少约20%;采暖温度下降约25.6%,达不到采暖的设计温度。在此基础上,提出高层建筑热水采暖室内系统同步改造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0.
振动二元翼流动显示水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用流场显示的方法研究各种形式的机械激励对二元机翼大攻角流场的影响。得到的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机械激励对大攻角失速分离流动有强的控制作用。它清楚地反映了过去风洞试验结果的物理本质,也为今后的非定常增升效应研究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