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0篇 |
免费 | 244篇 |
国内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48篇 |
航天技术 | 330篇 |
综合类 | 53篇 |
航天 | 2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58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552.
553.
铝-铝超高速碰撞闪光现象的初步实验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碰撞参数条件下超高速碰撞闪光的特点及闪光温度的变化规律,构建了高温计及附属实验测量系统平台,利用该平台进行了超高速碰撞闪光的初步测量。根据Planck辐射的基本理论,对每次实验的碰撞闪光强度进行了4种波长的采集并对温度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到了碰撞闪光温度历史。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弹丸、靶板材料均为LY12铝而言,碰撞角度(与靶板平面夹角)相同、碰撞速度在5.35~5.97 km/s范围内时,碰撞速度对碰撞闪光温度影响不明显;然而,碰撞速度相近,碰撞角度越大,碰撞闪光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554.
运用CFD/IR(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infrared)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直升机红外抑制器遮挡罩不同遮挡间距对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相对未加装遮挡罩的红外抑制器,加装遮挡罩后红外辐射强度在水平面和铅垂面下方可以削弱90%以上;随着遮挡间距的增加,遮挡罩外露壁面的温度呈现单调降低的趋势;在研究的三种遮挡间距(5,10,35 mm)下,10 mm遮挡间距的红外抑制效果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555.
556.
对在轨航天器表面辐射热计算进行了全过程数值仿真研究。航天器结构较复杂,针对不同结构进行区域分解,对几何模型进行相应的规则化,同时采用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建立通用的计算网格自生成技术。仿真过程重点考虑了任意曲面的网格自动划分和任意形状交界面的数据传递,兼顾几何结构、物理过程、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将有限元法和能束均匀分布法相结合计算角系数和辐射传递系数。将积分法和能束均匀分布法相结合计算外热流。由于在轨航天器表面多用多层隔热组件包裹,针对这部分结构采用节点网络法和控制容积法计算其表面温度,而未被包裹的结构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其表面温度。对具有辐射换热关系的非连通区域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进行了分析和公式推导。最后,用Microsoft VC++6.0编程设计开发了近地轨道航天器表面辐射热计算仿真软件。 相似文献
557.
对于大型或复杂构形不能参加的不完整状态热平衡试验,提出并证明了使试验等效完整状态的必要条件,即补偿两种状态下参试部位吸收的辐射热流之差。为验证这种等效方法的充分性,利用两种热分析软件对一个构造算例的多种状态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58.
二元引射喷管高空性能及对无人机红外抑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长/短套管两种结构的二元引射喷管在高空飞行的无人机上的推力特性,以及对无人机3~5μm波段红外辐射特征分布的影响,同时还对比了高空和地面状态下二元引射喷管推力和红外辐射特征.排气系统和无人机的流场、温度场采用商用软件Fluent计算,红外辐射特征采用自主开发的软件(NUAA-IR)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高空状态下二元引射喷管仍可以提高推力特性,但其效果略弱于地面状态;无人机采用二元引射喷管后在大部分探测方向上的红外抑制效果明显,最大降幅为90%;机尾探测方向上长/短套管两种结构的二元引射喷管的红外抑制规律与地面状态不同,短套管二元引射喷管的红外辐射强度大于长套管二元引射喷管,最大增幅为7%. 相似文献
559.
窄谱带模型法与CG近似及LS近似结合能够很好处理非灰、非等温、非均匀介质的辐射传输问题,在飞行器发动机燃烧室及尾喷焰高温辐射传输问题研究中多被采用。二氧化碳是含碳类推进剂主要的燃烧产物,其辐射特性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重视,但其现有的窄谱带模型数据不完整或分辨率太低。本文利用最新的高分辨率高温燃气光谱数据库HITEMP(序列号:3153),并将其中的谱线光谱参数外推到300~3000K的温度范围内,计算得到了一个新的、完整的、分辨率较高的二氧化碳窄谱带模型参数库。以本文计算的模型参数为基础,采用窄谱带模型计算了各种光学路径下的发射率、穿透率,其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560.
随着对空间试验卫星光通信系统数据容量需求的逐年增加,空间波分复用技术将成为拓展通信容量的有效手段,需要研究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波分复用特性在深空辐射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情况。研究了深空辐射及温度场对EDFA的性能影响、非均匀特性,建立了深空辐射条件下EDFA的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技术信号之间的增益影响模型,给出了增益的非均匀变化影响的评估方法。并分别采用电子和中子作为辐射源,进行了地面模拟深空辐射环境的辐射电离效应和辐射位移效应实验,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正确性。利用该模型,可获得深空辐射环境中,不同辐射类型、不同温度下,EDFA在WDM应用时各波长增益的非均匀特性,可为深空光通信中EDFA的WDM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