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245篇
航天技术   74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8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31.
单相流体回路工质的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体工质的选择是单相流体回路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概述了流体工质的基本性能参数与选择标准,简要介绍了单相流体回路的分析计算过程,提出了能初步衡量工质优劣的一个特征性能参量热耗比F,设定3种工况条件,分别绘制了6种工质的热耗比F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将比较结果应用于一个流体双回路系统的内回路,在SINDA/FLUINT中建立数值仿真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利用热耗比F可以对流体工质进行初步的优选。  相似文献   
332.
多孔隙隔热材料内压的时间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飞  程晓丽  俞继军 《宇航学报》2010,31(1):233-238
尝试将DSMC方法运用在隔热材料的机理研究中,对多相隔热材料的二 维简化模型分别进行了厚度在1mm、2.5mm、5mm下,不同内外压比下压力时间响应的计算分 析,旨在研究此种材料内部的压力时间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压力响应时间随内外 压比的增加、厚度的增加都在不断增加。相对内外压比而言,厚度对响应时间的影响比较明 显,而内外压力比相同时,响应时间没有明显变化。在同一压比下,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 响应时间将呈现非线性增加。厚度在毫米量级时的响应时间约在几十微秒至毫秒量级,响应 时间与厚度近似呈现指数关系。〖JP〗  相似文献   
333.
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振荡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振荡特性,以大型助推器P230的缩比发动机为基础,使用大涡模拟方法,对障碍物旋涡脱落诱发的振荡流场开展数值模拟,通过对比燃烧室压力、推力的振频和振幅,总结了推力振幅的估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推力振幅对压力振幅放大机理的关键参数是喉通比,放大比例与喉通比成反比;奇数阶声振型对推力振幅的贡献最大,偶数阶声振型对推力振幅的影响可以忽略,旋涡脱落对推力振幅的作用小于奇数阶声振型,且随涡/声耦合程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334.
载人航天器安全性概率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炳章 《宇航学报》1999,20(4):93-98
本文从载人航天的工程实际出发,对载从航天器的安全性定义、安全性模型、安全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全状态事件树分析,给出了载人航天器安全性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载人航天器安全性概率算法公式。最后,通过宇航界一个载人航天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35.
根据软件接收机与转发式欺骗系统的基本理论,基于软件设计了GNSS转发式欺骗系统,生成了单通道的真实、欺骗和混合信号,设置了不同的干信比和延时距离,并合成了多通道信号.通过仿真,分别在捕获阶段、跟踪阶段与定位结果阶段验证了该基于软件的GNSS转发式欺骗系统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336.
圆柱壳体振动陀螺是基于弹性驻波的哥氏效应测量载体角速度或角度的新型振动陀螺,具有精度高、体积小、结构简单、功耗低等优点,因此是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理想陀螺仪。工作在力平衡模式的圆柱壳体振动陀螺输出角速率信息,噪声特性好、漂移误差易补偿、分辨率高。文章首先对力平衡模式下的频率跟踪回路、幅度控制回路、正交控制回路、力平衡控制回路等四大控制回路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其中,频率跟踪回路与幅度控制回路一起构成陀螺主模态控制回路,负责系统的频率与幅度控制;正交控制回路与力平衡控制回路一起构成敏感模态的控制回路,负责系统正交误差的抑制、敏感模态的抑制以及角速率信息的提取。最后实现了力平衡模式下的陀螺闭环控制仿真。  相似文献   
337.
Based on 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equations and structured grid technology,the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of γ-Re_θ transition model is preformed with fifth-order weighted compact nonlinear scheme(WCNS),and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improve the numerical accuracy for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imulation of low-speed flow with transition model on the basis of high-order numerical method study.Firstly,the empirical correlation functions involved in the γ-Re_θ transition model are modified and calibrat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of turbulent flat plates.Then,the grid convergence is studied on NLR-7301 two-element airfoil with the modified empirical correlation.At last,the modified empirical correlation is validated with NLR-7301 two-element airfoil and high-lift trapezoidal wing from transition location,velocity profile in boundary layer,surface pressure coefficient and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The numerical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numerical accuracy of transition length and skin friction behind transition location are improved with modified empirical correlation function,and obviously increases the numerical accuracy o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prediction for typical transport configurations in low-speed range.  相似文献   
338.
胡东愿  杨任农  闫孟达  岳龙飞  左家亮  王瑛 《航空学报》2020,41(4):323571-323571
针对传统中远距空空导弹三线攻击区无法为飞行员提供丰富的战术决策信息,火控系统计算攻击区实时性差、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以攻击机为中心,考虑目标逃逸机动的新型导弹杀伤包线概念。分析经典战例中目标机规避导弹的常见机动方式,将攻击区抽象为导弹的七种杀伤包线,给出准确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离线仿真。确定8种影响杀伤包线的运动参数,构建样本库。引入深度学习方法,建立降噪自编码网络(AE)模型,采用无监督学习提取样本初级特征,获取表征样本库非线性规律的高维特征量;建立深度网络模型,采用监督学习提取高维特征量中的高级特征并进行拟合。实验表明深度网络的拟合值与六自由度仿真结果以及导弹真实数据相比,误差可控制在15 m之内;网络在线解算只需0.04 s,能够满足实时性需求;新型杀伤包线为飞行员及时掌握敌我态势提供了有效的辅助信息,为机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9.
空战效能评估中,对空空导弹的杀伤效果进行评价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的评估模型只考虑了导弹特性和脱靶距离对杀伤效果的影响,而忽略了目标机本身的易损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目标机易损性的杀伤效果模型,并讨论了飞机易损面积的变化对目标机被击毁概率的影响程度.通过分析得出,综合考虑导弹特性、脱靶距离和目标机易损性的空空导弹杀伤效果评估模型更加附合实际.  相似文献   
340.
模糊度固定(ambiguity resolution, AR)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精密单点定位收敛并提高定位精度。但是模糊度固定率和计算效率会随模糊度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部分模糊度固定(partial ambiguity resolution, PAR)备受关注。PAR技术的关键在于模糊度子集选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度子集选取法,将高度角、信噪比以及模糊度方差联合作为模糊度子集选取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静态模式下,相比于全模糊度固定(full ambiguity resolution, FAR)和基于高度角的PAR方法,该方法的固定率分别提升9.65%和2.56%,首次固定时间分别缩短6.86%和3.43%,收敛时间分别缩短15.57%和5.13%,当三种方法固定率大致相同时,定位精度分别提升4.74%和5.39%;动态模式下,该方法的固定率分别提升22.75%和0.92%,首次固定时间分别缩短12.44%和0.44%,当三种方法固定率大致相同时,定位精度分别提升3.50%和4.89%。总体而言,无论是在静态还是动态模式下,该方法相比于FAR和基于高度角的PAR方法,性能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