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52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PSP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SP支护技术是一种三元复合支护结构,常用于土钉墙无法满足要求的基坑支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PSP支护技术结构的设计和工作机理,体现了PSP支护技术在工程应用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2.
鲍四元  邓子辰 《航空学报》2007,28(5):1098-1103
 提供了弹簧连接的锥形杆结构撞击问题的解析解。振动过程中把杆和质点作为整体考虑,采用无量纲变量,从而简化方程模型。算例说明了锥形杆中波传播情况和撞击端的响应,并且讨论了若干参数,如系统质量参数和锥形杆截面倾角对波传播的影响。解决含弹簧连接的锥形杆结构的纵向撞击问题,并且与等截面杆相应的纵向撞击问题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3.
张永杰  吴莹莹  赵书旺  司江涛  袁昌盛 《航空学报》2019,40(9):623054-623054
翼身融合布局飞机具有大升阻比、低阻力、低噪声等优点,是未来民机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但由于特殊布局所采用的非圆截面增压机身,给翼身融合布局民机结构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降低非圆截面机身承受增压载荷时产生的高弯曲应力、提高机身结构稳定性及承载效率,翼身融合民机机身结构设计先后经历了圆柱组合式多舱室机身、双蒙皮多舱室机身、带加强支撑的盒式机身、基于拉挤杆缝合高效一体化结构(Pultruded Rod Stitched Efficient Unitized Structure,PRSEUS)的盒式中央机体等发展阶段,其中最具承载优势和可实现性的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波音公司共同提出的基于PRSEUS盒式中央机体结构设计方案。PRSEUS结构不仅充分利用了复合材料一体化缝合、整体共固化、低成本等制造优势,而且具有抗拉伸/压缩、多路径止损/止裂、刚度和稳定性裕度大、承载效率高、易金属修补等优异的力学特性,已被拓展应用到了翼身融合民机机翼等结构设计中。本文以非圆截面机身结构设计为重点,回顾了翼身融合民机结构设计发展历程;从整机身结构、关键部件结构、整机优化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翼身融合民机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与发展现状,基于国外相关技术研究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翼身融合民机机身结构设计研究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44.
针对某引进型航空发动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α1、α2不调节及喷口不随动故障,基于故障树分析方法,通过试验验证、分解检查等查明了故障原因,制定了控制措施,可为类似故障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使用雷诺应力模型(RSM)模拟横肋粗糙元地表的风场,将粗糙元横截面的高宽比 h/b、粗糙元间距宽度比w/b 以及间距高度比 w/h 作为粗糙表面的特征参数,利用数值方法定量研究了粗糙表面阻力随粗糙元密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粗糙元横截面尺寸改变对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粗糙元横截面尺寸改变不影响粗糙表面阻力随粗糙元分布密度的变化规律,粗糙元的间距高度比 w/h 是横肋粗糙表面的关键特征参数,且粗糙表面的平均总阻力在 w/h=7时取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46.
摇臂式起落架作为起落架的重要形式,对其进行着陆响应分析可为起落架缓冲性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应用粘弹性杆建立摇臂式起落架结构动力学简化模型,并采用MATLAB程序建立线性与非线性摇臂式起落架数值求解模型;应用ANSYS/LS-DYNA显式动力学求解技术进行起落架着陆响应分析;对比研究起落架上端节点的载荷历程曲线、位移历程曲线及输出功量曲线。结果表明:着陆过程中载荷曲线和位移曲线收敛过程较短,曲线较为平滑,说明着陆过程较为平缓;从功量曲线的吸能面积比率可知缓冲器的吸能效率较高。研究结果对起落架系统缓冲性能的初步分析以及机身连接处接头细节设计的载荷输入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张勇峰 《火箭推进》2010,36(4):45-48
调节阀中重要零件调节杆的加工精度较以往产品大幅提高,给机械加工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对产品结构特点、加工工具性能等的分析,采取了调整加工设备、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对材料进行消除变形热处理等保证加工精度的措施成功地加工出了符合设计精度要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48.
某电传民机驾驶舱操纵机构采用超控杆的连接形式,该种机构重量轻、维修性好,但是故障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其驾驶杆操纵机构的原理和物理特性,对其正常模式和单侧驾驶杆卡阻故障模式进行建模,并对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和杆力特性品质评估,结果表明:该种操纵机构在故障模式下的杆力特性品质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49.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8):75-86
A large number of pyroshock devices are employed in spacecraft and rockets to realize stage separation and appendage deployment. Release of pyroshock devices induces high-level transient shock responses which tend to cause fatal damages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made of crystals and brittle material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methods to isolate pyroshock and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such equipment against high-frequency shocks. Firstly, stress wav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stepped rods is investigated, upon which optimal area rate for shock isolation is achieved. Then, two spacecraft-rocket interface structures for pyroshock isolation, namely isolation hole and interim segment, are proposed. Bo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validate the two shock isolation strategies.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interim segment structure shows better pyroshock isolation performance at the cost of increasing the weight of launching system whereas isolation hole is an optimal choice to reduce pyroshock response without causing weight increase.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一种连杆装置载荷测试系统。某大型火箭芯级与助推器的连接采用了三支点超静定捆绑方式,为了充分了解这一新型捆绑连接结构在火箭大型地面试验和发射前加注过程中的载荷变化情况,开发设计了捆绑连杆载荷监测系统。系统采用了多路模拟开关及扫描技术实现了多通道数据实时采集,同时编制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对该系统的标定,实现载荷的测量。文章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原理和系统的两种工作状态。通过对箭上使用的连杆进行标定,得到连杆受力和系统输出的关系,通过标准载荷试验验证,线性误差在系统允许范围内。该系统载荷测量准确,可以用于火箭各种大型地面试验中捆绑连杆的载荷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