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99篇
航空   437篇
航天技术   168篇
综合类   48篇
航天   2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21.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VLF signals received at Busan to study the the D-region changes linked with the solar eclipse event of 22 July 2009 for very short (∼390 km) transmitter–receiver great circle path (TRGCP) during local noon time 00:36–03:13 UT (09:36–12:13 KST). The eclipse crossed south of Busan with a maximum obscuration of ∼84%. Observations clearly show a reduction of ∼6.2 dB in the VLF signal strength at the time of maximum solar obscuration (84% at 01:53 UT) as compared to those observed on the control days. Estimated values of change in Wait ionospheric parameters: reflection height (h′) in km and inverse scale height parameter (β) in km−1 from Long Wave Propagation Capability (LWPC) model during the maximum eclipse phase as compared to unperturbed ionosphere are 7 km and 0.055 km−1,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D-region electron density estimated from model computation shows 95% depletion in electron density at the height of ∼71 km. The reflection height is found to increase by ∼7 km in the D-region during the eclipse as compared to those on the control days, implying a depletion in the Lyman-α flux by a factor of ∼7. The present observations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current understanding on the solar eclipse induced D-region dynamics.  相似文献   
722.
张旸  张源  李鹰 《飞机设计》2009,29(3):61-63
针对壁板难于成形的问题,国际上发展了时效成形技术.本文介绍了时效成形的基本原理,通过对7B04铝合金壁板时效成形试验的研究,得到了时效成形率与温度、时间、应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23.
文章基于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MR-SPS)方案,以降低远距离高压电力传输技术难度为核心,提出一种更新的模块化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概念。该方案在分布式太阳电池分阵和多导电旋转关节基础上,对于微波发射天线阵也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和分布式布局,实现了太阳电池分阵和微波发射天线分阵的一一对应,形成多个独立的太阳能发电与能量传输模块,通过模块的扩展实现整个空间太阳能电站。该方案大幅简化了空间电力传输与管理的复杂性和在轨组装的难度。同时各个模块完全独立,组装后即可单独工作,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24.
文章针对真空热试验红外加热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非稳态过程模拟问题,以一种较为复杂的伞状天线结构为例,以红外笼作为加热装置,对真空热试验环境下的加热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采用红外笼的等效加热面模型简化仿真模型,使计算负荷可以达到工程应用的水平,同时满足模拟精度的要求。数值仿真与试验数据对比证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可以为红外笼等红外加热装置的设计提供准确的非稳态加热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725.
为准确测试卫星太阳电池阵平展试验过程中的冲击影响,降低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对试验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设计了冲击测试方案以及冲击抑制机构,并以某型号太阳电池阵为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测试方案可对平展试验中产品所受冲击情况进行有效评估;使用冲击抑制机构后铰链处的冲击得到了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726.
含MSD共线多孔平板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RANC2D/L对含MSD某型飞机增压舱蒙皮搭接接头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不同损伤模式下的应力强度因子(SIF)的计算曲线,和已有的文献比较表明,数值结果精确,方法可靠,即不同长度裂纹的SIF计算可有效地通过FTRANC2D/L的裂纹扩展功能来实现。计算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MSD裂纹的SIF可按单裂纹的SIF进行计算;影响MSD裂纹SIF的因素主要是临近裂纹的长度、裂纹间或裂尖与钉孔间的距离。最后给出裂纹连通前后MSD裂纹SIF随裂纹扩展历程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27.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太阳电池阵衰减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卫星太阳电池阵衰减因子主要由粒子辐照、紫外辐照、微流星体碰撞和冷热交变等衰减因子组成;由于空间环境极其复杂,仅用上述几种因子来描述太阳电池衰减规律并不全面。文章利用某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在轨6年的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数据,通过对在轨卫星太阳入射角、日地距离因子、太阳电池阵温度进行归一化计算,最终计算出太阳电池阵在卫星寿命过程...  相似文献   
728.
针对混合推进航天器编队日心悬浮轨道保持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推导出在日心悬浮轨道附近的航天器编队相对运动方程,考虑到航天器间距离变化值较小且航天器间距离与航天器到太阳的距离的比值为小量,将其在悬浮轨道附近线性化.基于该线性化方程,设计了一种LQR编队控制方式,该控制方式可通过调节太阳帆的姿态及航天器间库仑力的大小对编队构型进行改变或保持,具有响应速度快和控制简单的特点.最后对控制律进行数值仿真,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实现编队.  相似文献   
729.
针对刚柔耦合的圆形薄膜UltraFlex太阳翼结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困难、微重力下薄膜运动复杂和展开精度要求高的问题,搭建了UltraFlex展开动力学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扭簧和绳索驱动下UltraFlex的有序展开动力学特性。基于绝对坐标方法建立包含柔性附件和柔性薄膜的UltraFlex动力学模型,采用两步检测算法处理薄膜间的复杂接触碰撞问题,利用扭簧逐步释放扭矩的方法驱动结构有序展开,通过控制绳索释放速率的方法完成移动箱板的转动规划和限位跟踪,提高展开位置精度。将该展开驱动策略运用到NASA实际样机尺寸的UltraFlex分析模型中,仿真结果表明该展开策略能够使得UltraFlex结构高精度、有序、稳定地展开;绳索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最大拉力为62.5N;薄膜展开过程复杂,重复出现张紧、回弹的现象,最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30.
太阳能四旋翼无人机结合了太阳能飞行器和四旋翼飞行器的优点,已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太阳能板的存在,旋翼的安装高度和轴距会对整机的气动效能产生影响。通过基于粒子法格子玻尔兹曼技术的XFlowCFD软件,对太阳能四旋翼无人机的整机流场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并分析该飞行器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旋翼高度对整机升力的影响较小,旋翼的安装轴距越大整机的升力越大,其主要原因是轴距较小时,旋翼产生的下洗流冲击在太阳能板上,对整机产生气动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