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197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小型固定床式气化炉对果皮进行富氧气化的实验,本文采用均相反应气化模型详细介绍了果皮富氧气化的表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求得了果皮富氧气化的动力学参数。最后比较发现氧气作气化剂时的动力学参数小于二氧化碳作气化剂时的参数,相对来讲采用富氧气化效果优于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02.
金属/水反应冲压发动机理论性能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水与金属燃料反应的水冲压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的水下动力装置。为了研究水下冲压发动机的基本性能,在简述热力计算原理的基础上,以含铝贫氧推进剂为例对燃气发生器式水冲压发动机、以铝金属燃料为例对漩流式水冲压发动机进行了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热力计算,得出了发动机比冲与水燃比、工作压强等之间的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3.
硅橡胶基绝热材料高温热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管式炉在惰性气氛下研究了硅橡胶基绝热材料在1 073~1 873 K的热行为,利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手段探索了高温固相残余物的产生历程和碳化硅的生成机制,采用热重-差热联用表征了高温固相残余物的热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升高,硅橡胶基绝热材料的固相残余物逐渐向高温陶瓷转化,其热稳定性和耐氧化性相应提高;硅橡胶基体在1 073 K已分解完毕,其固相残余物为碳、硅氧碳化物和SiO2等;随温度上升,有机碳向更加耐氧化的无机碳转变;硅氧碳化物随温度升高向碳化硅转化;气相SiO2高温下由无定型转化为方石英晶体,并与碳发生碳热反应生成碳化硅。  相似文献   
104.
Sanjay Jayaram   《Acta Astronautica》2009,65(11-12):1804-1812
The Space Systems Research Laboratory (SSRL) at Saint Louis University is developing SLUCUBE nanosatellite as part of the space mission design program. The objective of the mission is to demonstrate space capability of high performance nanosatellite components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at SSRL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ogram is to provide extremely low-cost and rapid access to space for scientists and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using commercial-off-the-shelf components. SLUCUBE is a double CubeSat with dimensions 10×10×20 cm and a mass of 2 kg. This nanosatellite features suite of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components to enlarge the capability of space mission for such class of spacecrafts. The primary mission of SLUCUBE is to test and demonstrate several enabling technologies by flying a number of university developed high performance compon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w developed technologies by providing details of specific components developed along with the R&D efforts and laboratory facilities. A brief discussion about the student involvement and educational benefits will also b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05.
利用SEM、XRD和DSC研究了制备方法对Al/Fe2 O3纳米铝热剂储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共混法制备的纳米铝热剂放置60 d后,活性铝的平均粒径减小4 nm,使得铝热反应放热量降低13%,之后趋于稳定;机械球磨法制备的纳米铝热剂放置7 d后,活性铝平均粒径减小3 nm,120 d之后,缓慢减小至57.8 nm,活性铝的减少使得铝热反应放热量损失高达16%,;溶胶-凝胶法所制备的纳米铝热剂储存120 d后,活性铝平均粒径减小仅1 nm,明显地减缓了纳米铝粉的氧化,放热量损失仅为6%,并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6.
PET/N100粘合剂体系固化过程FTIR研究(Ⅰ)--TIR曲线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了加热原位池/FTIR联用技术实时跟踪N100和环氧乙彬四氢呋喃共聚醚(PET)固化反应过程的方法,获得了固化度与温度的关系(TIR)曲线,研究了添加物及升温速率对固化体系的影响,发现催化刺对固化反应有明显的力口速作用,增塑荆的加入,使得固化反应的起始温度增加,终止温度降低,这些结果为固化TIR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07.
考虑耦合效应的动量轮扰动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量轮微振动是影响卫星姿态控制精度的重要因素.测量动量轮扰动的目的是掌握其扰动规律,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和隔离技术.由于动量轮的扰动频带很宽,扰动会与测试台的固有频率产生耦合.应用"动质量测试法"来定量地考察测试台刚度对扰动力测试的影响,并建立动量轮的力学模型,以得到不受影响的纯扰动.设计两种不同刚度的测试平台进行扰动测试.应用放大系数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消除测试平台刚度影响的测试结果并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动质量测试与理论建模结合法能够得到测试台的刚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在一次燃气参数及总水燃比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了进水方式对水冲压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所得结论得到了试验结果的部分验证。研究表明,要使发动机获得较高比冲,进水方式的设计至少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次进水流量和活性铝粉流量接近1∶1;后部进水位置尽量靠前,以使所有水雾都能完全蒸发。  相似文献   
109.
金亮  梁剑寒  罗世彬  王振国 《宇航学报》2008,29(6):1922-1926
基于三维可压缩RANS方程,结合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发展了一套模拟多组元化 学 反应与湍流流动的计算程序。通过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几种典型流动问题,如横 向喷流问题、后向台阶流动问题和氢/空气化学反应问题进行数值模拟,验证计算程序的可 靠性,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0.
复燃对液体火箭返回阶段底部热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垂直起降液体火箭在返回阶段发动机反向喷流及复燃对箭体着陆支腿和底部热环境的影响,建立了尾焰复燃、流场及光谱辐射计算模型。在国内率先对垂直起降液体火箭在返回阶段的箭体底部热环境进行了数值计算,流场计算采用商业软件,复燃反应使用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采用HITRAN数据库获得喷流气体组分的光谱吸收系数、正反光线踪迹法求解辐射传递方程。利用文献实验结果,对计算进行了验证并考察了复燃对底部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燃反应对包括箭体底面、侧壁面及着陆支腿的对流和辐射热流密度均会明显升高,最高可达80%以上。因此,研究成果适用于液体火箭返回阶段底部精细化热设计,且在设计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复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