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47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针对电视导引头存在的“图像闪烁”故障,重点分析了故障的常发生部位,如硅靶管、CCD、图像处理电路和电视摄像机光圈等,并从故障部位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入手,详细阐述了故障产生的原因、机理以及排故方法,为同类故障的修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提出了一种弹载毫米波全极化环焦反射面天线的设计方案,设计了其结构参数,并对其电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全极化环焦反射面天线的设计方案电性能参数合理,适用于在弹载环境下应用。  相似文献   
33.
反舰导弹复合导引头的主动通道在辐射时机取值上存在一个矛盾--过早辐射会增大过早暴露自身的风险,过晚辐射则有可能出现目标脱离视野范围或在最大过载情况下仍无法命中目标的问题。针对导弹仅在末制导阶段开启辐射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主动通道最晚辐射时机的求解方法,既保证了一定的命中概率,又降低了被敌方侦察截获的风险。  相似文献   
34.
传统的反辐射雷达导引头天线通常具有较宽的波束,且具有固定的波束方向图,这就必然导致不同空域的目标辐射信号和干扰信号同时进入导引头接收系统,严重影响导引头的测向性能,无法适应未来复杂电磁环境下工作的需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主动抗干扰方法,并研究该方法在导引头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  相似文献   
35.
美国的新型反辐射导弹AARGM已经具备了打击非辐射源目标的多目标打击能力,这种能力将给反辐射导弹作战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近年来,以多模导引头技术、多模战斗部技术为代表的多种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反辐射导弹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多目标"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6.
分析了连续波制导体系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难以攻击低速目标和空中静目标的弱点,并从原理上进行分析。认为在原基础上加以调整,就能使连续波导弹在不丧失原有低空性能的前提下,具备攻击武装直升机和气球靶的能力,结合某部队实弹射击气球靶训练,在加续波导引头采取措施后的导弹,获得了两发两中,击落气球靶的好成绩。实践验证了连续波导弹攻击低速目标和空中静目标的原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
主要针对在间断照射条件下半主动雷达寻的导引头回波灵敏度的变化、导引头能正常工作的间断照射的时序安排、无线电修正指令的作用等几个导引头设计中必然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在理想情况下适应间断照射导引头的回波灵敏度作出了理论估算,给出了导弹初始工作和末段工作时所需的间断频率。  相似文献   
38.
滚转弹两框架导引头的前馈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晓  莫波  刘福祥  闫新颖 《航空学报》2016,37(12):3764-3773
针对弹体滚转情况下两框架平台式导引头的伺服控制问题,基于导引头运动学和动力学,建立了导引头稳定回路模型。结合弹体滚转条件下的导引头输入指令和输出视线角速率关系,构建了视线闭环回路。针对偏航、俯仰通道间的解耦控制问题,推导出解耦条件,要求两通道由失调角到光轴转动角速度的传递函数相同。仿真分析了该模型在视线角输入以及弹体姿态扰动输入时,弹体滚转对导引头跟踪精度产生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滚转角速度前馈补偿控制方案。结果表明,采用结合滚转角前馈补偿控制的两框架平台式导引头方案可以满足滚转弹的制导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9.
王辉  李涛  唐道光  吴骏雄  张意  黎海青 《航空学报》2021,42(7):324607-324607
基于数据链通信的人在回路制导模式额外引入了射手动力学而且存在图像信号延时,含有射手动力学的控制回路会对目标在视场(LOS)中的误差角进行跟踪补偿,从而提升图像制导弹药的制导控制性能。为探究射手动力学和图像信号延时对人在回路制导性能的影响,基于真实的图像导引头模型及参数,设计校正网络以满足导引头稳定回路的性能需求;引入两类射手模型,针对射手模型2,优化模型结构并通过贴近真实环境的辨识实验得到动力学参数,弥补了现有建模的不足。基于射手对不同图像信号延时的适应性,对比研究了两类射手模型与不同图像信号延时对导引头控制系统稳定性、快速性和人在回路比例导引制导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图像信号延时越长,导引头跟踪速度越低、误差角越大,制导系统的收敛时间越长;优化后的射手模型2及其参数辨识更准确地描述了射手的操作行为,对制导系统的影响较低且满足系统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0.
反辐射导弹导引头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反辐射导弹导引头的关键技术,如被动雷达导引头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抗诱饵系统、目标分选、威胁分析及攻击决策等.对近年各军事强国在导引头上采用的新技术及其发展动态做了简要分析.最后以美国的"哈姆"反辐射导弹为例,介绍了反辐射导弹的机载无源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