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6篇
航空   242篇
航天技术   82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旋转光滑直通道湍流流动二维热线实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二维热线测量了旋转光滑直通道内不同流向位置上的平均速度和雷诺应力。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当地旋转参数使得旋转对平均速度的影响区域扩大并且导致了前缘面附近湍流流动的再层流化。后缘面附近无量纲主流平均速度型严格按照旋转数顺序依次排列,且在对数律区呈现对数律分布。与此同时,所有无量纲雷诺应力分量在后缘面附近基本不受旋转影响。再层流化导致了前缘面附近无量纲主流平均速度型无法在对数律区维持对数律分布,且所有雷诺应力分量都随着旋转数和流向位置半径增大不断衰减;经过u-v象限分析,再层流化现象的直接原因被归于湍流脉动生成减少。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截面形状和旋转效应对高压涡轮动叶内部冷却通道换热的影响,对雷诺数为10000~50000,旋转数为0~209,通道转角为0°、225°、45°的带直肋双流程梯形截面通道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静止状态下,在第一通道,梯形通道后缘换热强于前缘;在第二通道,前、后缘换热区别不大,后缘的换热略强于前缘。旋转状态下,对0°通道转角,随旋转数的增大,第一通道的后缘面换热仍强于前缘面和外侧面,且差异更明显;第二通道前缘换热相对后缘增强。在较高旋转数(旋转数大于1)时,0°通道转角工况的换热最强,45°转角最弱。   相似文献   
63.
王磊  陶智  王海潮  李海旺 《航空动力学报》2017,32(11):2638-2645
建立了基于频闪拍照和液晶测温技术的旋转态全环涡轮叶片前缘外壁面温度场测量系统,研究了不同旋转状态下前缘外壁面温度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获取旋转状态下全环涡轮叶片前缘外壁面温度分布,并具有足够的分辨率和精度;随着旋转数的增加,前缘气膜冷却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加剧了压力面和吸力面气膜冷却效率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64.
在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利用氮分子振动谱线和氮分子离子的转动谱线,研究了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在两极板间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越靠近极板振动温度越小,中间振动温度最高;而转动温度在两极板间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5.
民用运输类飞机最大可用速率抬前轮试飞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大可用速率抬前轮试飞是验证抬前轮速度与起飞安全速度的重要依据,也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试验项目。以起飞动力学分析为基点,得出最大可用速率抬前轮试飞可能达到的最大迎角,并结合相应的适航审定条款,分析了影响该科目试飞的主要因素,给出了最大可用速率抬前轮试飞技术分析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6.
电机瞬态转速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利用单片机和光电转速传感器来测量电机瞬态转速及电机转速变化过程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反应时间快、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67.
针对导航星座自主定轨中的星座整体旋转问题,采用增设少量地面锚固站的方法可有效解决该问题。通过推导星地距离对卫星轨道升交点赤经的偏导数,证明了星地距离对卫星轨道升交点赤经可观。仅考虑在我国大陆范围内布设锚固站的条件下,仿真分析了锚固站数量以及布局对导航星座自主定轨精度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3个以上的锚固站,即可有效控制星座整体旋转,在14d的仿真时段内卫星自主定轨精度保持4m以内;锚固站数量越多,自主定轨精度越高,但随着锚固站数量的增加,自主定轨精度改善程度越来越小;在保持4个锚固站的情形下,采用不同的锚固站布局方案,自主定轨精度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8.
Within the analysis of space geodetic observations, errors of the applied subdaily Earth rotation model can induce systematic effects in different estimated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impact of the subdaily Universal Time (UT1) model on the celestial pole offsets (CPO) estimated from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 observations. We provide a mechanism that describes the error propagation from the subdaily UT1 into the daily CPO.In typical 24-h VLBI sessions the observed quasars are well distributed over the sky. But the observations, if looked at from the Earth-fixed frame, are not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The amount of observations performed in different terrestrial directions shows an irregularity which can be roughly compared to the case where the observations are collected in only one Earth-fixed direction. This peculiarity leads to artefacts in VLBI solutions, producing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bdaily variations in UT1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celestial pole. As a result errors in diurnal terms of the subdaily UT1 model are partly compensated by the estimated CPO. We compute for each 24-h VLBI session from 1990 until 2011 the theoretical response of the CPO to an error in the subdaily UT1 by setting up a least-squares adjustment model and using as input the coordinates of the observed quasars and observation epochs. Then real observed response of the estimated CPO derived from the VLBI session solutions is compared to the predicted one. A very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CPO values estimated from VLBI and the predicted values was achieved. The presented model of error propagation from the subdaily UT1 into the daily CPO allows to predict and explain the behaviour of CPO estimates of VLBI solutions computed with different subdaily Earth rotation models, what can be helpful for testing the accuracy of different subdaily tidal models.  相似文献   
69.
本文利用1988年9月至1989年5月在武昌(114.4°E,30.6°N)同时接收日本ETS-Ⅱ卫星(130.0°E)发出的VHF(136MHz)信标信号和苏联静止站-T卫星(99.0°E)发出的UHP(714MHz)广播电视信号时获得的观测记录,对夜间出现的双频(VHF/UHF)闪烁和VHF快速(每分钟大于5次的起伏)法拉弟旋转起伏(以下用FRF表示法拉弟旋转起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临近太阳黑子最大年份观测到的双频夜间闪烁主要为急始型,呈赤道特性,且在临近二分点的月份里有最大出现率,秋季更为明显;伴随VHF振幅闪烁出现的快速FRF常与UHF振幅闪烁共存,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不规则体由西向东漂移,东-西向的漂移速度分量,在子夜前为140m/s,在子夜后为90m/s。   相似文献   
70.
“风云一号” B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姿态控制系统采用了三轴稳定对地定向的主动控制方案。已发射了两颗(A、B)卫星,其中B星是在A星主控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完整的备份系统,采取一系列冗余措施并设计全方位姿态重新捕获的故障对策。经飞行试验及在轨故障应急处理证明,系统设计是完善和成功的,其中反作用飞轮控制、偏置动量控制、磁章动进动和飞轮卸载控制、全方位姿态重新捕获方案在中国是首次采用,均取得了较好的飞行效果,为长寿命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