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175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双内胆热处理井式空气循环电炉存在容积小、控温热电偶不在工作室、仪表控制温度与工作室温度相差较大等缺点。对该类电炉采取扩容、引偶入室等技术改造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2.
飞机全动式鸭翼载荷飞行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景涛 《航空学报》2015,36(4):1135-1141
根据现代鸭式飞机结构特点及载荷飞行实测要求,提出了在鸭翼大轴外缘选择一个剖面进行测载应变计改装的方法,并采用不同侧应变计以特定方式组成惠斯通电桥,以达到某种应变电桥只对与其对应的载荷敏感,而对其他载荷响应较小的目的,从应变响应上对鸭翼的弯矩、扭矩和剪力载荷进行机械解耦。在载荷校准试验中,左右鸭翼同时对称向上施加校准载荷,利用飞机重量和后机身托架即可平衡加载载荷引起的飞机移动和转动,不需要对飞机进行复杂的约束和固定。通过对校准试验数据的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鸭翼载荷模型,并对载荷模型进行了验证。选取典型试飞状态,对各种机动情况下鸭翼实测飞行载荷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鸭翼主要的严重受载状态。  相似文献   
153.
通过将浓硫酸和浓硝酸处理过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与SOCl2回流进而与对苯二胺(p-PDA)反应,得到了p-PDA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p-MWNTs)。首次采用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TGA)对p-MWNT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修饰过程没有过多地降低p-MWNTs表面石墨片层的结构规整度,苯胺基团以3.7%的表面含量通过酰胺键连接到p-MWNTs表面;p-MWNTs在200-500℃范围内热失重9.47%,间接地证明了苯胺基团通过化学键连接在p-MWNTs的表面;经化学修饰反应后,有较多的缺陷和不导电的有机官能团分布在p-MWNTs表面,但p-MWNTs仍具有71.69 S/cm的室温电导率。  相似文献   
154.
With ongoing progress in space technology, questions of its potential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weather and climate phenomena (often summarized by the term ‘geoengineering’) ranging from small-scale severe weather events to mitigation of effects caused by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zone depletion have become popular.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e of scientifically based studies in this context and attempt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an assessment of geoengineering efforts with respect to technological, economic and fundamental scientific aspects. The overview indicates that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about climate variability as a consequence of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is sufficient to classify geoengineering solutions as highly risky and their consequences a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predict. Even on smaller scales and with less complexity of interacting processes, only very limited boundary conditions, i.e. a narrow range of atmospheric variability and land surface topography favouring the intended alteration, seem to justify weather modification. Moreover, as for systems reaching scales of large organized storms and hurricanes, required energy and control resources are well beyond existing capabilities. Consequently, the use of space technology for provision of better information on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integration of remote sensing data into weather and climate models forecasts is supported.  相似文献   
155.
刘启阳  李庆春 《航空学报》1991,12(7):435-438
Al-Si合金中几种常用变质剂的变质效果明显不同。从不同角度对各种元素的变质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但对于这些元素在变质效果上的差异尚未得到完满的解释。作者前期的工作采用XPS和AES表面分析技术检测了Sr在Si相的特定晶面的吸附性。本文将运用同样的实验方法,分别对Na、RE、Sb等变质剂作相应的考察,并对这些变质剂变质作用的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6.
 本文研究了某减速器的振动故障,发现并研究了其中介传动齿轮的耦联共振。用试验模态分析结果、模态综合技术、瑞利法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了试验模态分析所得振型的精度。对多种结构修改方案计算求得了它们的各阶动频,从中选定了最佳的排振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157.
刘俊明  周尧和 《航空学报》1988,9(11):547-553
 本文对锶变质铝硅共晶生长过程进行了讨论,变质铝硅共晶固液界面处,溶质扩散过冷和曲率过冷仅是固液界面总过冷的一小部分,界面总过冷受生长速度的影响十分显著。可以认为生长过程中共晶固液界面处于偏离平衡的某一定态,这一定态同生长速度和温度梯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8.
偶联剂对纳米ZnO粒子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性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纳米粒子共混法是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之一。由于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大,其表面活性高,易团聚。本文通过对纳米ZnO粒子的表面改性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情况。分析了纳米粒子分散的影响因素.并讨论了改进纳米粒子分散效果的方法。试验表明,溶液的pH值对ZnO纳米粒子的分散和团聚影响最大;溶剂的选择及溶液的浓度直接影响了ZnO纳米粒子的分散效果和分散效率;搅拌速度和分散温唐决定了偶联剂在ZnO纳米粒子表面成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9.
与研制新型装备相比,现役装备改进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的优势,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采用BP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利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把非线性的风险评价原理模型化,给出了评价的学习算法,并通过测试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不但解决了非线性数据方面的问题,而且通过训练模型的训练和建立,找出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减弱了人的主观因素,相对于其他方法更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160.
针对新一代空间型号产品对储能电源提出的更高需求,提出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提升LiNi0.8Co0.15Al0.05O2(NCA)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循环稳定性。通过采用磷酸(H3PO4)对NCA正极材料进行表面处理,H3PO4会与NCA颗粒表面的含锂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在NCA颗粒表面生成稳定且导电性良好的Li3PO4界面层。循环以及阻抗测试结果表明,经H3PO4表面处理的NCA材料组装电池循环50次后电池容量为170.5mA·h/g,容量保持率达到94%以上,界面阻抗得到抑制。H3PO4表面处理有效抑制了NCA颗粒表面碱性残留对电化学性能的不良影响,提升了界面稳定性,获得了更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