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119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7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俄罗斯联邦空间局提出的Clipper飞船返回舱采用升力再入方式,结合了飞船和航天飞机的特点,升阻比高、机动性强、稳定性好、过载低、空间大,而且可以部分重复使用,是未来低成本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能的发展方向。采用基于牛顿理论的气动力工程方法对气动特性进行预测,建立了考虑高超声速升阻比和效用容积时的多目标气动布局优化模型,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计算,获得了约束条件下的Pareto最优解集。  相似文献   
62.
机动再入飞行器主动段再入点约束闭路制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虎  陈翰馥  刘锋 《宇航学报》2002,23(4):37-41,51
基于机动再入飞行器再入制导段控制条件荷刻和难度大,必须为飞行器创造最佳的再入条件。本文对具有再入点约束的主支段闭路制导律进行了研究。根据飞行器椭圆弹道的性质、飞行器再入条件、球面几何和不动点原理给出了理想弹道的计算算法。为使飞行器能在主动段很快地进入到理想弹道上,系统采用了非线性的推力向量控制及预测制导方法。通过对新型号再入飞行器的制导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表明该制导系统使飞行器全程飞行有很好的飞行性能。  相似文献   
63.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上机操作和程序设计等客观考试方式是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了各种无纸考试系统和题库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纸考试系统三段式设计新构想,并采用了驻留、仿真、直接磁盘写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单任务操作系统DOS的不可重入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三段式设计思想和第二阶段计算机无纸考试系统上机考试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64.
进动是锥体目标空间自旋飞行时特有的运动特性,通过刚体姿态动力学原理,采用微动分析方法分析了光滑表面锥体弹头目标的空间进动模型,并由雷达电磁散射原理建立了目标宽带回波模型.通过散射点仿真模型和电磁仿真数据,采用周期检验的方法分别对锥顶和锥尾散射点的进动参数进行提取,验证了分析和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5.
针对比例导引法在弹道导弹再入段误差修正时可能引起的导弹攻角和侧滑角变化剧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步过渡的再入段组合导引法,并采用了一种考虑弹道倾角增量和弹道偏角增量变化范围的过渡段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组合导引法减小了侧滑角和横向过载的变化范围,并减弱了两种导引法交班段的攻角、侧滑角和过载突变问题,在保证导弹末段飞行稳定控制的同时减小了再入段误差对导弹射击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Space missions designed to completely ablate upon an uncontrolled Earth atmosphere reentry are likely to be simpler and cheaper than those designed to execute controlled reentry. This is because mission risk (unavailability) stemming from controlled reentry subsystem failure(s) is essentially eliminated. NASA has not customarily implemented Design-for-Demise meticulously. NASA has rather approached Design-for-Demise in an ad hoc manner that fails to entrench Design-for-Demise as a mission design driver. Thus, enormous demisability challenges at later formulation stages of missions aspired to be demisable are evident due to these perpetuated oversights in entrenching Design-for-Demise practices. The investigators hence propose a strategy for a consistent integration of Design-for-Demise practices in all phases of a space mission lifecycle. Secondly, an all-inclusive risk-informed, decision-making methodology referred to as Analytic Deliberative Process is proposed. This criterion facilitates in making a choice between an uncontrolled reentry demisable or controlled reentry. The authors finally conceive and synthesize Objectives Hierarchy, Attributes, and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the Analytical Deliberative Process for a Design-for-Demise risk-informe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67.
文章基于近地轨道及探月返回再入热环境,应用超高温陶瓷到再入航天器的典型防热结构,计算分析了再入过程中的防热结构温度场。利用温度场计算结果,再结合超高温陶瓷抗烧蚀性能以及结构设计与工艺性分析,就超高温陶瓷作为再入航天器防热结构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由于超高温陶瓷的优良耐高温及耐烧蚀性能,在近地轨道及探月返回再入航天器防热结构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离轨制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波  杨涤 《飞行力学》2006,24(2):35-39
针对一种升力式再入飞行器———通用航空飞行器进行全球攻击时离轨推力的控制和相应的下降轨道特点,对其再入角的选择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得到了依据远地点半径和可施加的Δv的范围来确定最优离轨推力角和下降椭圆轨道的有工程意义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切线制动和非切线制动的再入轨道特点,同时依据已知条件得到了再入角的最佳控制范围。所得结论亦可用于一般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初步轨迹的设计。  相似文献   
69.
再人飞行器脉动压力环境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机动再入飞行器因非定常空气动力流动引起的物面脉动压力环境,并根据高超声速无粘流计算的表面压力分布,给出了一套预测各种脉动压力环境统计特性的工程计算公式。算例表明,预测的均方根脉动压力、功率谱密度和交叉功率谱密度与实验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0.
根据根据力学中的力螺旋概念,论述了再入飞行器的气动轴存在的一般性,分析了再入飞行器气动轴的三种类型,提供了确定气动轴的方法,建立了计算非对称再入飞行器飞动轴的近似方法和数值方法,近似方法基于修正的牛顿流理论和推广的内伏牛顿流理论,数值方法基于J.E.Daywitt教授发展的分离系数矩阵欧拉方程时间相关方法和张鲁民研究员发展的三维定常分离系数矩阵欧拉方程的空间推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