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3篇
航空   156篇
航天技术   90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陀螺是航天器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姿态敏感器,其主要采取冗余措施进行配置。针对航天器控制系统设计中如何进行陀螺冗余配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确定最优冗余陀螺配置的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系统的可靠性、精度、成本代价等综合指标。首先,以工程中普遍采用的陀螺斜置式为对象,系统性给出了陀螺斜置式的安装结构,并以测量误差最小为目标确定出确定安装数目下的最优陀螺冗余安装结构。其次,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陀螺冗余配置的综合性能指标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然后,利用优化评价方法以综合指标为基础对不同安装数目下的陀螺冗余安装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陀螺冗余配置的最优安装数目,即最优冗余陀螺配置。最后,利用该方法对实际工程中的斜置式陀螺冗余配置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当陀螺的安装数目为7时为最优冗余配置,该结论对实际工程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提出了一种求解复杂的机器人问题的算法,该算法采用子问题求解与分层策略相结合,在动作规划过程中,建立了初始状态下的前指针和目标状态下的后指针,并形成一个决定动作排序优先级的评价函数,按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段的差异,将全局的动作序列划分为若干子区域。本算法证明只需在子区域范围内消除冗余和矛盾,即可大大地提高系统的效率,在子区域范围内出现矛盾时,用优先级高的动作取代优先级低的动作,变矛盾为冗余,最后保留排在最前面的动作,而删除后面相同的动作,即消除了冗余。  相似文献   
103.
对SpaceWire CODEC进行容错设计是提高其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分析SpaceWire协议的容错性能,介绍SpaceWire CODEC的容错设计方法,通过故障汇入和仿真验证了容错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滑模控制的航空发动机多变量约束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宪  郭迎清  孙浩  徐清诗 《航空学报》2016,37(12):3657-3667
针对航空发动机传统单变量线性控制器min-max切换方法处理约束的不足,提出了单变量滑模控制器替换所有线性控制器的改进策略,并将该方法拓展为新切换逻辑下的多变量滑模控制结构。基于改进的单变量滑模控制器min-max结构,多变量控制策略中加入了多变量滑模主控制器和新的切换逻辑,充分利用发动机的所有控制量,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保守性,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约束下的动态性能。对稳态时工作的控制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多变量控制器实现精确跟踪的充要条件。仿真结果表明,多变量控制方法在更苛刻的约束条件下能够实现跟踪任务,而且提高了推力跟踪的快速性,调节时间从1.91 s缩短到1.54 s,同时降低了稳态时的油耗。  相似文献   
105.
Analytic redundancy-based fault diagnosis technique (ARFDT) is applied to onboard maintenance system (OMS). The principle of the proposed ARFDT scheme is to design a redundancy configuration using ARFDT to enhance the functions of redundancy management and built in test equipment (BITE) monitor. Redundancy configuration for dual-redundancy and analytic redundancy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fault diagnosis includes detection and isolation. In order to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rapid diagnosis and binary hypothesis, a filter together with an elapsed time limit is designed for 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test (SPRT) in the process of isolation. Diagnosis results would be submitted to central maintenance computer (CMC) together with BITE information. Moreover, by adopting reconstruction, the designed method not only provides analytic redundancy to help redundancy management, but also compensates the output when both of the sensors of the same type are faulty. Our scheme is applied to an aircraft’s sensors in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ilter SPRT (FSPRT) saves at least 50% of isolation time than Wald SPRT (WSPRT). Also, effectiveness, practicability and rapidi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be successfully achieved in OMS.  相似文献   
106.
文章分析了波束切换天线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一种S频段图像指令传输系统天线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07.
传统的连续地月载荷转移系统(CCPTS)存在可靠性低、转移效率差的问题。设计了带有冗余度的新型连续地月载荷转移系统(N-CCPTS),其带有的一套冗余抓捕机构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可以运载载荷,将转移效率提高了1倍。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冗余机构对系统参数变化规律的影响是小量;在转移相同质量的载荷时,当椭圆轨道远地点的半径足够大时,N-CCPTS相比CCPTS更加节省能量。N-CCPTS可以为高效率的连续地月物资转移提供一种更加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8.
针对折叠翼飞行汽车起飞阶段的动力匹配问题,研究了基本的动力控制策略,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起飞阶段双模式驱动特性,提出了最佳切换时刻的概念。对某型飞行汽车传动系统进行了动力匹配计算,并以该飞行汽车参数为基础,在Simulink中建立了不同工况下的行驶仿真模型,对起飞阶段行驶状态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基于双模式驱动的动力匹配方案以及最佳切换时刻的选取原则。计算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双模式驱动,起飞加速时间缩短22%,起飞滑跑距离缩短13%。进一步对传动系统参数、整车设计参数以及发动机输出特性进行了优化分析,分析计算结果给出了各参数变化对起飞动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为增强基于任意角度压缩感知(CS)叶尖定时信号(BTT)重构的稳定性,采用小生境微种群遗传算法提出了基于小条件数的高稳定性传感器安装布置方法。研究发现:任意角度CS的恢复矩阵条件数越小,不同信噪比下同步和非同步振动信号重构误差越趋于稳定在较低范围,优化后发现条件数为1的排布方案下,相邻传感器角度间隔趋向于均布2m取K的形式。利用条件数为1的矩阵冗余特性,设计了高可靠性的传感器排布方案,数值试验和有限元仿真验证表明叶尖定时系统在失效一个传感器的情况下仍可稳定得到准确的重构结果。在信噪比为5 dB时,冗余排布相比参考排布的主倍频幅值重构误差降低4.4%以上,验证了采用最小条件数排布的任意角度CS信号辨识方法在噪声及传感器失效情况下仍可保证BTT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0.
提出一种新型有源软开关技术,在辅助开关和谐振电路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开关电源中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和零电压关断,而且可以减小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对电路工作原理和参数设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关键参数的选取原则。利用实际电路,验证了有源软开关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