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航空   235篇
航天技术   448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4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91.
编队飞行卫星相对轨道的自主确定算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给出了描述编队飞行卫星近距离相对运动的C -W方程。讨论了基于相对位置测量的相对轨道自主确定方法 ,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 ,在厘米级的测距精度和 0 0 1度的测角精度下 ,相对定轨精度能达到厘米量级 ,相对速度误差的量级为毫米 /秒  相似文献   
892.
针对定点在地月系共线平动点附近运动的探测器,研究其轨道预报问题,并探讨了星上外推预报时的力模型简化问题。首先定量分析了共线平动点L1和L2附近探测器的受力情形;然后构造了真实力模型下这些点附近的目标轨道并研究了其误差传播规律,指出这类轨道相比一般卫星轨道预报的不同特征;最后结合星上有限的计算和存储资源限制探讨了力模型的简化问题。此项工作可为定点在平动点附近的探测器的星上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3.
国际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国内商业航天的兴起。以实现商业卫星高效便捷管理为目的,调研了国内外商业航天与商业航天测控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外商业航天以及商业航天测控发展对我国商业航天测控管理的有关启示,得出了测控管理多元化大势所趋、适度鼓励商业航天测控发展势在必行等结论。同时,对我国商业航天测控管理中加强航天立法、探索商业航天测控管理新模式、加强商业卫星管理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建议从国家层面、行业规范层面制定航天法规,卫星任务中心应支持对外联网,并加强商业航天测控地面站的国际合作,从而提高商业卫星频率、轨位、空间目标编目、发射与回收等管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94.
近年提出了利用地月系平动点建立深空导航星座的设想。在受太阳摄动的真实力模型下,地月系平动点是不稳定的,从而会导致导航星座必须通过控制才能定点在特定区域。针对此问题,引入一种特殊的平动点轨道,即动力学替代轨道。平动点轨道卫星星座可利用星间测距数据自主定轨,由于动力学替代轨道具有长期稳定性,整个自主定轨过程不需要来自地面的测控支持,且定轨精度可达到观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观测资料的长短、导航卫星垂直白道面的运动分量都将影响到导航星间的自主定轨精度。该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在以后的地月系导航星座中。  相似文献   
895.
张军徽  佟安  武娜  刘应华 《航空学报》2019,40(11):223135-223135
太阳帆航天器在绕地轨道中将会周期性地进出地球阴影,经历热环境的剧烈变化,在热辐射冲击作用下,太阳帆这种大柔性空间结构的热致响应值得研究。以方形有桅杆式太阳帆为研究对象,考虑热辐射等非线性因素,建立了太阳帆的热-结构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太阳帆桅杆-薄膜结构热诱发振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太阳帆由地球阴影区进入光照区将会发生明显的热诱发振动;随着热流入射角的增大,太阳帆桅杆截面的摄动温度减小,热诱发振动减弱,频率不变;太阳帆桅杆刚度的增大有利于抑制结构热诱发振动的发生;帆膜预应力将会影响太阳帆的热诱发振动,随着桅杆轴力增大,热诱发振动的振幅增大,频率减小,当轴力增大至一定程度,太阳帆的热诱发振动将会发散。  相似文献   
896.
This paper evaluates orbit accuracy and systematic error for altimeter satellite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on TOPEX, Jason-1, Jason-2 and Jason-3 by comparing the use of four SLR/DORIS station complemen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 (ITRS) 2014 realizations with those based on ITRF2008. The new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2014 (TRF2014) station complements include ITRS realizations from the Institut National de l’Information Géographique et Forestière (IGN) ITRF2014, the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JTRF2014, the Deutsche Geodätisches Forschungsinstitut (DGFI) DTRF2014, and the DORIS extension to ITRF2014 for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DPOD2014. The largest source of error stems from ITRF2008 station position extrapolation past the 2009 solution end time. The TRF2014 SLR/DORIS complement impact on the ITRF2008 orbit is only 1–2 mm RMS radial difference between 1992–2009, and increases after 2009, up to 5 mm RMS radial difference in 2016. Residual analysis shows that station position extrapolation error past the solution span becomes evident even after two years, and will contribute to about 3–4 mm radial orbit error after seven years. Crossover data show the DTRF2014 orbits are the most accurate for the TOPEX and Jason-2 test periods, and the JTRF2014 orbits for the Jason-1 period. However for the 2016 Jason-3 test period only the DPOD2014-based orbits show a strong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margin of improvement. The positive results with DTRF2014 suggest the new approach to correct station positions or normal equations for non-tidal loading before combination is beneficial. We did not find any compelling POD advantage in using non-linear over linear station velocity models in our SLR & DORIS orbit tests on the Jason satellites. The JTRF2014 proof-of-concept ITRS realization demonstrates the need for improved SLR+DORIS orbit centering when compared to the Ries (2013) CM annual model. Orbit centering error is seen as an annual radial signal of 0.4 mm amplitude with the CM model. The unmodeled CM signals show roughly a 1.8 mm peak-to-peak annual variation in the orbit radial component. We find the TRF network stability pertinent to POD can be defined only by examination of the orbit-specific tracking network time series. Drift stability between the ITRF2008 and the other TRF2014-based orbits is very high, the relative mean radial drift error over water is no larger than 0.04 mm/year over 1993–2015. Analyses also show TRF induced orbit error meets current altimeter rate accuracy goals for global and regional sea level estimation.  相似文献   
897.
为确定原子氧对六硼化镧型空心阴极的影响,将LHC-5型空心阴极放置于原子氧试验设备中反复点火,期间使用钨铼5-26热电偶测量阴极管温度。试验完成后检查空心阴极,发现阴极管出现膨胀开裂现象,其断面的XPS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阴极管的断裂失效是由氧化导致的。因此,针对LEO使用六硼化镧型空心阴极的离子推力器、霍尔推力器和等离子体接触器等航天器部件,应制定正确的工作关机策略以保证阴极不受原子氧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898.
刘涛  胡海霞  解永春  胡锦昌 《宇航学报》2020,41(8):1015-1022
针对静止轨道卫星在轨服务任务,提出一种4脉冲远程快速交会规划方法,可在5圈内完成远程交会。调相策略设计中,通过对基于近圆偏差方程的变轨规划策略进行改进,设计得到了3脉冲调相方案。首先,固定第1和第2调相脉冲执行位置,对3个调相脉冲的速度增量及第3调相脉冲的执行位置进行设计优化;再固定第1调相脉冲,对第2和第3调相脉冲的速度增量和执行位置进行再次优化。轨道面调整设计中,通过求解轨道面节线位置,采用单一法向脉冲进行轨道面修正。数学仿真校验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9.
"嫦娥4号"中继星是"嫦娥4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背面着陆与巡视的关键,目前正稳定运行在地-月L2点使命轨道上,该使命轨道为平均周期约14天的南族Halo轨道。因任务的需要,中继星本体系+Z轴需调整指向,处于正对太阳和非正对太阳两种状态。太阳光压在中继星+Z轴对日的情况下会加速卫星的角动量累积,增加卫星卸载喷气频次。基于中继星使命轨道段测控支持条件,采用重叠弧段法对两种状态下的中继星定轨精度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在中继星+Z轴非对日运行状态下,重叠弧段位置误差为1.6 km,速度误差为8 mm/s;在中继星+Z轴对日运行状态下,重叠弧段位置误差为0.6 km,速度误差为3 mm/s,这对中继星的长期运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0.
常亚菲  姜甜甜 《宇航学报》2018,39(8):889-899
针对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非线性程度高、参数不确定性大、快时变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特征模型的自适应滑模姿态控制方案。首先,采用现有特征建模方法,将对象模型中的非线性、时变不确定性压缩至特征参量中;进一步,结合模糊神经网络,将快时变特征显式地表征在特征模型中,使得待估计的特征参量具有时不变特性,从而易于其自适应律的设计。然后,在该神经网络特征模型的框架下,设计递推形式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律,以进一步提高飞行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校验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