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航空   583篇
航天技术   81篇
综合类   73篇
航天   1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文章首先基于雷诺相似理论,在地面螺旋桨实验平台上开展ARA-D翼型螺旋桨微秒脉冲等离子体增效三维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螺旋桨拉力增效效果随着脉冲频率增加而减弱,而螺旋桨转矩受等离子体影响随拉力增效效果增加而减弱,拉力、效率最大增幅分别达到10.79%、11.56%。而后基于雷诺相似理论及叶素理论,在低湍流度风洞开展S1223翼型螺旋桨叶素微秒脉冲等离子体增效二维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励提高了翼型各叶素拉力,其中根部与尖部叶素表现尤为明显。二维实验结果可为三维实验激励器展向排布方案提供理论依据。2种实验结果均表明,等离子体射流可以有效抑制翼型表面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192.
压气机静叶栅层流分离泡转捩与角区分离数值模拟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γ-Reθ转捩模型对某可控扩散叶型(CDA)平面叶栅全攻角范围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通过对比数值计算结果与叶栅实验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进口来流湍流度和雷诺数变化对叶栅表面层流分离、转捩以及角区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湍流度低于5%时,吸力面存在层流分离,当进口湍流度大于5%后,层流分离移除,但转捩会一直存在;随着进口湍流度或雷诺数增加,吸力面和压力面转捩位置均会前移;随着进口湍流度增加,吸力面角区分离会有所减小,雷诺数增加对角区分离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3.
Experi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oblique shock train upstream propag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an oblique shock train in a duct model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in a hypersonic wind tunnel. Measurements of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front of and across the oblique shock train have been taken and the dynamics of upstream propagation of the oblique shock train have been analyzed from the synchronized schlieren imaging with the dynamic pressure measurements. The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the oblique shock train are ini-tiated by the throttling device at the downstream end of the duct model. Multiple reflected shocks, expansion fans and separated flow bubbles exist in the unthrottled flow, causing three adverse-pressure-gradient phases and three favorable-pressure-gradient phases upstream the oblique shock train.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oblique shock train propagates upstream, and translates to be asym-metric with the increase of backpressure. The upstream propagation rate of the oblique shock train increases rapidly when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oblique shock train encounters the separation bubble near the shock reflection point and the adverse-pressure-gradient phase, while the oblique shock train slow movement when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oblique shock train is in the favorable-pressure-gradient phase for unthrottled flow. The asymmetric flow pattern and oscillatory nature of the oblique shock train are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hole upstream propag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94.
Flow separation due to shock wave/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is dominated in blade passage with supersonic relative incoming flow, which always accompanies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penalties. A loss reduction method for smearing the passage shock foot via Shock Control Bump(SCB) located on transonic compressor rotor blade suction side is implemented to shrink the region of 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The curved windward section of SCB with constant adverse pressure gradient is constructed ahead of...  相似文献   
195.
利用奇点理论和连续方程证明,当坐标系与非定常分离点固结时,分离点应该是鞍型奇点。由此自然地导出了非定常分离准则。进而还讨论了在非定常流场中如何确定分离点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6.
稳健的欠定混合矩阵盲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天宝  杨景曙 《宇航学报》2013,34(3):426-433
主要研究欠定盲源分离中的混合矩阵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欠定混合矩阵估计算法,首先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混合信号的时频表示并检测出时频单源点,然后检测出时频单源点中影响混合矩阵估计性能的时频点并将其去除,最后采用聚类的方法实现混合矩阵的估计。语音信号的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较,本文提出的混合矩阵估计算法有更高估计精度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7.
火箭助推器从芯级飞行器动态分离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巍  刘君  刘冰  郭正 《宇航学报》2006,27(4):766-770
利用弹簧近似和网格重构相结合的非结构动网格技术,耦合求解Euler方程及弹道方程,时间方向采用四步Runge-Kutta方法,空间方向采用改进Barth和Jespersen限制器的通量分裂方法,数值模拟火箭助推器从芯级飞行器动态分离动力学过程。首先,计算单独芯级飞行器流场,与实验数据相比,符合较好;其次,计算火箭助推器和芯级飞行器组合体流场,得到分离前状态和气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比较采用弹簧和火箭作为控制力的两种分离方案,研究两侧火箭助推器分离不同步、攻角、侧滑角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弹簧分离初期火箭助推器位移和姿态主要取决于弹簧控制力,弹簧全部断裂后气动力的影响加快姿态发散,在给定的设计参数条件下,可以实现安全分离;火箭分离存在复杂的喷流干扰,喷流对助推器的包裹作用使得分离初期自由来流影响较小;另外,分离过程对芯级飞行器的气动干扰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8.
实测爆炸分离冲击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爆炸分离冲击环境的频带宽(可到100 kHz)、加速度大(可到300 000gn),常常导致测量数据失真。对实测的爆炸分离冲击数据应分析、确认、修正后才能使用。分析了放大器的压摆率对信号频率的限制,讨论了某实测爆炸分离冲击信号零漂产生的原因,应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失真的冲击波形进行了分解和重构,提取了真实的爆炸分离冲击信号。  相似文献   
199.
汤小为  唐波  汤俊 《宇航学报》2013,34(5):679-685
在电子对抗领域,对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雷达的信号侦察和分选是一个难点。提出采用盲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SS)算法中的非圆复信号快速独立分量分析(Noncircular Complex Fast ICA, NC FastICA)对MIMO雷达进行信号分选。为了满足盲分离算法的应用条件,提出一种在多视角观测位置采集雷达信号的侦察方法来构建可分离的满秩混合矩阵。仿真结果表明,对相位编码、离散频率编码等典型正交波形进行等角度间隔采样和盲分离时,无论是否存在幅度起伏,在信噪比为10dB时均可以达到低于-14dB的正交波形分离度,对分离后的波形进行相关性对比和时频分析的结果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0.
张江  张杭 《宇航学报》2014,35(3):362-368
针对空间源信号参数估计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一种等效快速非正交联合对角化(EFJD)算法。该算法具有计算复杂度低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可有效提高空间源信号参数估计的实时性。该算法从两个方面减少运算量,从而加快联合对角化的收敛速度。一方面根据欲联合对角化的目标矩阵组中矩阵的个数通常大于矩阵秩的实际情形,对目标矩阵组进行预处理,将其中的矩阵个数降为矩阵的秩,减少了每次迭代的运算量;另一方面对初始值进行优化,减少了迭代次数。数学推导证明,当目标矩阵组中矩阵的个数相对于矩阵秩取较大值时,EFJD算法就可降低运算量,而且运算量随二者差值的增加显著降低。仿真结果不但验证了这一结论,还表明其联合对角化精度较快速Frobenius范数对角化(FFDiag)算法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